李真林:醫學影像技術新發展助力健康中國行動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施五周年、《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發布兩周年之際,結合2021健康中國創新實踐案例征集展示活動,人民網·人民健康開展《健康中國大“家”談》系列訪談,面向全國邀請在大健康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共話健康。近日,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的主任委員李真林做客該欄目(點擊查看訪談視頻),圍繞我國醫學影像技術領域相關發展進行觀點分享。
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的主任委員李真林做客《健康中國大“家”談》。
“醫學影像在構建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工程的過程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人體的整個生命周期里,人體健康篩查都離不開醫學影像。”李真林表示,醫學影像技術不僅在臨床的應用上非常廣泛,而且對疾病的診斷提供了科學和直觀的依據,為最終準確診斷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可以作為一種醫療輔助手段用于診斷和治療,也可以作為一種科研手段用于生命科學的研究。
李真林指出,醫學影像技術對于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和服務能力能夠做出重大貢獻。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代表的影像技術團隊積極探索,優化影像醫療資源布局,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居民醫療服務的需求。各大醫院通過網絡,可以對基層提供影像學相關理論指導,進行交流互動,給基層提供學習的機會。同時影像學技術和5G的結合,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醫共體成員單位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建成了遠程會診、遠程影像服務中心,將移動資源帶進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方便、快捷、優質的醫療服務。
談及影像技術領域相關人才發展,李真林表示,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學影像技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使得醫療工作進程大大加快,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相應地醫學影像人才的整體素質與影像技術發展需要相一致。影像技術團隊需要不斷加強相關人員技術培訓,搭建科研體系,做到影像技師創新發展。
李真林指出,當今設備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影像技術與人工智能有機結合,使得患者能夠得到有針對性、選擇性的檢查。伴隨著醫學影像技術迅速發展,檢查技術和方法也在不斷的創新,影像診斷已從單一依靠形態變化進行診斷發展成為集形態、功能、代謝改變為一體的綜合診斷體系。與此同時,新的學科分支也在不斷涌現,影像診斷的范疇仍在不斷發展和擴大之中。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