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泓:將眼底病人工智能下沉到基層
9月16日下午,由人民網主辦,人民在線承辦的第三屆國民視覺健康高峰論壇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本次論壇以“數說眼健康,守護新視界”為主題,以我國全齡段人群眼健康關鍵性數據作為切入,多位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眼科醫療行業、教育界的有關領導、專家學者,以及眼健康企業代表出席并參與研討,深度聚焦我國眼健康事業核心問題,旨在進一步探索推動我國眼健康事業高速高質發展的新舉措,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我國眼健康事業發展。
論壇上,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于偉泓參與“科技賦能促進我國眼健康事業高速高質發展”主題圓桌,探討我國眼底病篩查防控工作的科技路徑,推廣前沿成果和創新經驗。
圖: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于偉泓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的眼病疾病譜不斷發生變化,主要致盲性眼病由沙眼為主的傳染性疾病,轉變為代謝性、慢性、年齡相關性眼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眼底疾病的患病人數大大增加。眼底病已成為我國人群不可逆盲的重要原因。
于偉泓表示,北京協和醫院作為最早開展眼底病人工智能研究的單位之一,主要圍繞中國醫學科學院眼底病重點實驗室和人工智能創新合作平臺展開工作。同時,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也非常重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實際工作,惠及基層醫院和患者。“北京市的蒲黃榆社區,在北京協和醫院眼科的技術幫扶和人員培訓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開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篩查工作。湖南省桂東縣人民醫院只有一名眼科醫生,自從投放了眼底照相機以及人工智能的軟件之后,醫院只要派一名醫務人員給病人拍眼底照片,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自動做出診斷,并且與協和醫院閱片中心聯系,幫助到當地的老百姓。”于偉泓說。
作為中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眼科援疆專家,于偉泓曾掛職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院任黨委委員、副院長,于今年9月回京。談及5G和人工智能在偏遠地區眼底病篩查中的實踐,于偉泓感觸頗深。新疆這種地廣人稀的地區,基層的眼底病診治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非常需要人工智能和遠程醫療。在援疆期間,于偉泓積極協調了北京協和醫院眼科陳有信主任與兵團三師圖木舒克院區眼科利用5G傳輸成功為3名患者進行了遠程眼底病激光治療。于偉泓回京后也積極與科室領導和相關部門溝通,希望利用新技術切實惠及更多新疆人民。
近年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黃斑變性等眼底病的發病率、致盲率逐年上升,因此眼底疾病的早期篩查至關重要,早期發現意味著早期治療,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治療成本,更可改變患者的治療結局,避免盲的發生。尤其是對于縣級醫院等基層衛生機構,更有必要配備篩查設備和人工智能軟件,對廣大人民群眾帶來全面、科學、高效的眼部健康檢查。對此,于偉泓表示,北京協和醫院將積極配合黨和國家正在積極推進的鄉村振興工作,把人工智能和技術下沉到基層,惠及更多的老百姓,維護人民的眼健康。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