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平:重視早篩早診,提高腫瘤5年生存率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平發言。受訪者供圖
4月16日,第27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專題活動暨深圳市腫瘤防治科普知識大賽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平表示,腫瘤防治工作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多方參與。政府要通過法律法規保護民眾免受腫瘤致病因的侵害;醫療機構要積極進行科普宣傳,提高公眾對腫瘤的知曉率。幫助公眾遠離癌癥。腫瘤的二級預防是要通過早診早治,提高腫瘤的治愈率。
趙平表示,癌癥是一種基因病,基因決定生命性質,基因突變導致癌癥的發生。最近20年,世界各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用于癌癥研究,我國也在癌癥防治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成果。但是,人民對腫瘤的治療結果仍不能滿意。因此,腫瘤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中國成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和蔓延,令世界矚目。中國經驗最突出的就是“預防勝于治療”。趙平認為,中國腫瘤預防的難度相當大。最近,中國癌癥基金會與光明網共同舉辦的中國腫瘤防治戰略高峰論壇中,國內腫瘤專科醫院的領軍人物普遍反映,目前中國各主要醫療機構在腫瘤預防領域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只有10%,遠不能提升中國腫瘤預防的整體能力。趙平提出到2030年年底,應該將腫瘤預防比例提高到20%以上。他欣喜地看到,多家省級腫瘤醫院已經在加強腫瘤預防的工作,建立省級癌癥中心、建立腫瘤登記系統和開展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有效地落實健康中國癌癥防治專項行動計劃,取得可喜的成績。
趙平分享,他在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十年期間創辦了國家腫瘤登記中心,每年分別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他籌建了中國國家癌癥中心,趙平強調,組建國家癌癥中心的初衷,就是要強化腫瘤預防體系的功能,推進醫院以“治療為中心”向以生命全過程管理的轉變。趙平強調,實施健康中國行動計劃,努力實現“四個轉變”: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從依靠“衛生健康系統”向“社會整體聯動”轉變和努力從“宣傳倡導”向“全民參與、個人行動”轉變。
“要讓更多公眾了解早診早治是挽救生命的重要一環,使更多民眾自覺參與腫瘤篩查。”趙平表示,中國癌癥發病率的態勢和我們的生活環境、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其它外部因素休戚相關。趙平主編的《腫瘤致病因》一書即將出版。他同時強調,提高腫瘤5年生存率,關鍵是逐步普及早診早治,讓更多的癌癥病人在發病早期就得到適當治療,保全生命。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