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將建30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
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十四五”時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進一步加快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建設30個左右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中藥質量關系到中醫的臨床療效,有關部門將加強中藥材種植、工業生產、流通等全過程管理,為中藥材、中藥工業、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讓人民群眾放心用中藥。
實施中醫藥重大工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在會上介紹,“十四五”期間,中醫藥局將以服務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為動力,堅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多元價值作用,堅持突出中醫藥醫療服務核心價值,為健康中國建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應有貢獻。
與以往相比,“十四五”中醫藥重大工程項目具有范圍廣、力度大、起步早的顯著特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規劃財務司司長劉群峰介紹,國家將重點實施以基本建設為重點的中醫藥重大工程項目,主要包括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名醫堂工程、縣級中醫醫院建設等有關重大工程,還有國家中醫藥博物館等重大單體項目。同時,實施以能力提升為重點的中醫藥重大工程項目,主要包括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中醫優勢專科、中醫治未病服務能力、中醫康復服務能力提升、中西醫結合臨床協作能力、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
加快編纂出版《中華醫藏》
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一直是外界關注的話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表示,“十四五”時期要加強中醫藥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守住中醫藥傳承的根脈。加快《中華醫藏》編纂出版項目的實施,推進中醫藥古籍文獻的調查、保護和研究工作,推動建設國家中醫藥古籍和傳統知識數字圖書館,研究制定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做好活態傳承工作,制定中醫藥學術傳承項目和傳承人管理辦法,強化名老中醫的學術經驗傳承和老藥工技術、技藝的傳承研究。
同時,加強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在中醫理論、中藥資源、現代中藥創制、中醫藥療效評價等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等重大慢病以及婦科、皮膚、免疫等優勢病種和針灸以及其他非藥物療法等特色療法,建設10至20個國家中醫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其協調創新網絡,依托中醫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建設30個左右的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
實施人才培養“岐黃工程”
醫學人才成長特別是中醫藥人才成長有其自身規律,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三個階段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是中醫藥人才成長的有效方式。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國慧介紹,要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十四五”期間,還將圍繞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以及師承教育方面,加大制度機制的建設力度,推出一批相關制度,通過制度建設來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也稱為“岐黃工程”,成為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期間,將通過這個工程著力推出一批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與“十三五”相比,“岐黃工程”在項目數量、培養人員規模以及在投入上都將大幅增加。(李如意)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