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突變或可導致卵巢癌
近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李默課題組有關卵巢癌發生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卵巢癌是婦科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嚴重危害女性生育能力及生命健康。由于其異質性強且轉移率高,該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一直是腫瘤領域研究的重點與難點。李默課題組主要從事腫瘤的分子發生與治療新策略研究,近年來,課題組主要通過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交叉學科新技術,發現、解析臨床中重要科學問題。
在此項研究中,李默課題組發現,BRCA1伴侶基因BARD1的單突變(P24S或R378S)不產生致癌表型,而當兩單突變順式存在時,則聯合產生致癌效應,導致BRCA1/BARD1復合體功能異常及基因組紊亂。該研究提出“非強表型突變”驅動腫瘤發生的可能,揭示了人體內大量無表型突變或“良性”突變的潛在危機,為家族型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提示,BARD1類似突變腫瘤患者適用于PARP抑制劑的靶向治療。
此研究成果為該課題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在前期研究中,課題組發現了小分子多聚物PAR與抑癌基因BRCA1的分子聯系,揭示了靶向化療藥物PARP抑制劑在卵巢癌與乳腺癌治療中的作用機理,拓展了該化療藥物在臨床患者中的適用范圍。(仰東萍)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