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中心醫院:以“五大中心”為引擎 打造區域醫療高地
今年6月,旺蒼縣的何先生于凌晨突發胸悶、頭暈、呼吸困難、惡心嘔吐。旺蒼縣人民醫院初步判斷為心臟問題,立即將病歷資料上傳至廣元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并同步轉院……2小時后,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PCI),成功將患者從急性左冠狀動脈主干閉塞型心肌梗死的死亡線上搶奪回來。
在老百姓心中,一家醫院好不好,醫療技術是關鍵。
廣元市中心醫院地處川陜甘三省結合部,是革命老區、秦巴山區、連片貧困地區,全市310萬人口中,貧困發生率14.6%,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率高達56%。該院作為四川省川北區域醫療中心,不僅承擔著毗鄰地區20多個市縣危急疑難重癥救治任務,還肩負著全市健康扶貧重任。近年來,區域內像何先生一樣數千個的危急重癥患者能在極短時間內得到及時救治,得益于該院在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中,以“五大中心”建設為引擎,全面推進醫院人才、技術、管理高質量發展,打造區域醫療服務高地帶來的福音。
身為全市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該院以群眾受益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明確“發揮危急重癥和疑難病癥診療骨干作用”的功能定位,大膽探索、銳意創新,充分依托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持續完善配套設施,加快學科建設,加強學科管理,突出專業優勢,轉變發展理念,將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向培養高端人才轉變,向解決疑難病癥和救治急危重病人轉變,搭建區域性高層次硬件診療平臺,破解經濟欠發達地區疑難危重病人看病難題。
尖端設備蓄勢 高新技術蓬勃發展
為緩解看病難、看病貴,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高水平的醫療服務,醫院后爭取資金近4億元,購置新的3.0T磁共振、16層SPECT-CT、PET/CT等高、新、尖醫療設備,為開展高精尖醫療技術提供堅強后盾。同時,不斷加強與上級醫療機構及科研單位緊密合作,持續增強區域醫療服務能力。
該院先并與北京大學醫學部、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附院等8家醫院建成了聯盟醫院,以緊密型專科醫聯體、遠程會診為載體,通過線上、線下(在位)學術及技術合作,多途徑院外引智持續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目前,能較成熟地開展心臟瓣膜置換、冠狀動脈搭橋、介入治療等復雜及高難度手術,多項技術處于省內先進或領先水平。
神經外科、檢驗科、血液科、小兒外科分別與川大華西醫院、川大華西第二醫院相關專業學科建立了緊密型專科醫聯體,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速提升全市疑難危重癥救治能力,提高學科水平和管理能力,打造廣元地區醫療健康服務高地。
神經外科緊密型專科醫聯體啟動以來,神經外科手術量同比增長10%以上,四級手術增長27.8%、危重病人救治比例上升到67.94%,出院病人上升15.1%,平均住院日從14.86天下降至13.58天;腦干血管網織細胞瘤、中下斜坡腫瘤切除術、高位頸椎管前側方腫瘤切除術、復雜動脈瘤開顱夾閉術、浸潤性巨大垂體腫瘤切除術等高難度神經外科手術全面開展,一些選擇到外地治療的患者主動回到廣元治療。
該院還把新技術、新項目的管理納入科室綜合目標考核。在激勵和保障機制下,新技術發展提質加速:獨立開展的深低溫停循環全弓置換、半弓置換,David、Bentall、Wheat等主動脈根部成形或置換,胸腔鏡下瓣膜成型、置換,小切口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和全腔鏡下房顫射頻消融術,腫瘤三維適形調強放射治療,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開顱動脈瘤夾閉術,松果體腫瘤切除術等新技術新項目居省市領先地位。
至2019年,全院門診總診療95萬余人次,出院病人7.01萬人次;開展手術4.2萬人次,其中心臟血管手術244人次,三四級手術占比68.9%,介入手術近4000臺次,危重患者占比42%,平均住院日8.4天,同比下降0.6天……
高端人才驅動 “學科集群”提質加速
圍繞“五大中心建設”和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該院深入貫徹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出臺了“高層次人才引進及管理暫行辦法”,制訂了“醫院人才培養機制”,以“人才強院”強力推進醫院各亞專業和學科集群發展。
針對醫院學術技術帶頭人少、高精尖技術缺乏,尤其是高端技術人才匱乏等問題,該院依據“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精確引才對象,落實引才措施。2017年7月,引進華西醫院心血管團隊來院工作,首次實現從省級醫療機構引進優秀人才。
2019年,該院引進急診科、骨科、神經外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神經內科、重癥醫學科等領域8名博士及省級醫院高層次學術帶頭人,推動了醫院專科快速發展和科研教學長足進步。
至2020年6月,該院在院碩士、博士研究生達到200余名,為醫院發展奠定了優秀的人力資源基礎,醫院人才效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推進一大批學科迅速成長為川北地區優勢學科。
2014年以來,該院以每年建成一個省級重點專科的目標,新建成了婦產科、呼吸內科、護理、神經外科、醫學檢驗科和腎病學6個省級醫學重點專科。目前,該院省級重點專科達到10個。重點專科的建設,促進了醫院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的大幅提升。
2018年,省衛健委發布的全省醫學重點專科影響力排行榜中,市中心醫院兒科排名全省前八、護理學排名前十,呼吸科、神經外科、婦產科3個專業分別排名全省第十三、十四、十六位,促進了該院省醫學重點專科可持續發展。
2019年,該院依托人才優勢,相繼組建了心血管病中心和神經疾病中心,實現了心血管病內科、外科與神經內科、外科病人“一站式就診”、“MDT治療”。
“五大中心”引領 危急重癥救治全域覆蓋
該院在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中,按照國家衛健委要求,加快推進國家級創傷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以及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提升急危重癥救治能力,降低危急重癥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臨床預后,促進優質資源下沉,為廣元及周邊地區群眾提供及時、高效的醫療服務。
——胸痛中心:該院胸痛中心成立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救治時間大約為200-300分鐘。2016年以來,該院通過胸痛中心建設,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服務延伸到院前,實現了院前和院內兩部分的無縫連接。
胸痛中心獨立成熟開展各類介入治療,各類治療項目的例數均居廣元市首位,特別是急性心肌梗塞急診支架植入病例占全市90%以上。胸痛中心還先后與市內所有縣(區)的基層醫院建立了聯合救治合作模式,帶動了全市上百個基層團隊共同發展,實現信息共享、分級救治和協同救治并舉,建立區域協同救治的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川東北區域及鄰近省市急性胸痛疾病救治水平。
目前,該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救治時間已縮短至60-70分鐘,有效擴大了院前急救服務半徑,其中最短時間為28分鐘,極大的縮短了患者的救治時間,大大增加患者的治愈好轉率。
——創傷中心 :為高效應對各類嚴重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降低嚴重創傷死亡率及致殘率,2016年4月,廣元市中心醫院 “嚴重創傷區域性救治體系建設”川北分中心啟動后,嚴格按照“嚴重創傷區域性救治體系建設”標準要求,加大引進專科人才,增設急救設備,規范救治流程,建立院前急救、院內會診、救治的應急救援服務體系和創傷病人綠色通道。
目前,建成了以廣元市中心醫院為嚴重創傷醫療救治中心,各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嚴重創傷醫療救治點的區域性、一體化的“嚴重創傷區域性救治體系”,院前救治時間平均縮短了約53%,嚴重創傷院內死亡率平均下降約40%,患者的致殘率、死亡率降低的同時,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醫療費用有效降低,有力促進了本地區急診、創傷、骨科應急和綜合處置能力提升。
——卒中中心:2015年5月,該院正式向中國國家卒中中心聯盟提出“卒中中心”申請并開始籌備建設,同時啟動了急性腦卒中救治綠色通道,建立了由神經內科、急診醫學中心、神經介入治療組、康復科、神經外科、心血管科、醫學影像科、檢驗科多學科專業人員組成的卒中單元。
卒中中心建成以來,年卒中出院病人超過3000人次。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到達急診至靜脈溶栓時間(DNT)由120分鐘縮短至60分鐘之內。平均住院日由13天下降至11天,腦卒中院內全因死亡率下降。卒中中心的建設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致殘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卒中中心的建成,一方面提升了醫院的整體實力,靜脈溶栓、介入溶栓取栓患者數居全市第一位。另一方面緊密了區域內醫療機構相關專科聯系,順勢建立卒中專科聯盟,為區域內群眾的健康提供了更為堅實的保障。目前,該院缺血性卒中診療水平已躋身于省內先進行列。
——危重孕產婦女、新生兒救治中心 : 2016年,廣元市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與新生兒救治中心正式廣元市中心醫院啟動。
作為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該中心充分發揮專家團隊的技術優勢、科研優勢、人才優勢,積極指導、培訓各級醫療機構婦產科醫務人員,救治轉診早產、新生兒窒息、兇險型前置胎盤、先兆子宮破裂、產后大出血等危重孕產婦患者,為高危孕產婦的救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作為全市新生兒危重癥救治中心,該院整合院前院內、影像、外科、內科等專科力量,實現多學科協作的無縫對接,為急重癥病患兒開辟與“死神”賽跑的綠色通道。同時聯合市內各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專業及時的醫療救助。2017年,該院兒科率先采用血漿置換和CRRT聯合治療技術,成功治愈了甘肅隴南地區轉入該院的一名蛇咬傷伴多臟器功能衰竭、休克患兒。
如今,該院危重孕產婦、新生兒住院患者中,危重患者占比為47%,同比增加19%,實現了孕產婦、新生兒“0”死亡,保障孕產婦及新生兒醫療安全。
2019年,全院出院病人7.01萬人次;開展手術4.2萬人次,其中心臟血管手術244人次,三四級手術占比68.9%,介入手術近4000臺次,危重患者占比42%,平均住院日8.4天,同比下降0.6天……
該院“五大中心”的全面建成,推動了學科建設和醫院管理高質量發展,提升了區域內危急重癥救治能力。
精細化管理 “兩個效益”并蒂花開
在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中,該院以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為“杠桿”,堅持統籌策劃、穩步推進、兼顧公平的原則,創新考核評價機制、細化管理措施、完善管理設施、加強醫院運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實施醫院精細化管理。
2013年,該院開始探索績效漸進式變革,從單純財務指標到2016年實現了“財務指標+工作量指標”,到2017年,實現了財務、工作量、質量、效率、行為規范五大類綜合指標……改變了個別科室長期拿平均績效的現狀,提高了員工節約成本、增收節支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增強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病人滿意度。
—— “三位一體”模式靈活醫院運營機制。全面開展醫院運管分析工作。搭建質控——運營——績效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形成院科兩級運營管理分析網絡。進一步完善質控考核體系。臨床考核堅持用數據說話。通過對科室業務量、疾病順位、手術順位、高值耗材使用明細、普材使用明細等多方面數據進行圖表分析,查找影響質量、運營、績效指標的權重因素,對科室運行進行深度分析。在此基礎上,還進一步普及和推進醫院質量管理工具的使用,引入了科學管理流程。
—— “數字化醫院”嚴控藥品耗材使用。通過加大數字化醫院建設投入力度,完成了智慧廣元人口健康數字化樣板醫院工作,合理用藥、院感、移動臨床已完成上線使用,并被評為全省僅有的三家四星級數字化醫院。HIS、PACS系統通過了公安部信息系統等級保護三級測評。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為醫院的科學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借助數字化醫院建設中提供的良好管理平臺,該院成立了控費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主要對醫用耗材、藥品使用、入院指征等方面進行了重點監控,在年初將住院均次費用、藥占比、耗材占比、平均住院日等重要指標考核納入年度目標管理,加大了考核占比。
——多措并舉增強服務能力。強力推進醫院各亞專業發展,將普外、骨科、神內、胸外等專業進一步細分,嚴格推行按亞專業收治病人,進一步實現了專科疾病的精細化治療。
——積極推進遠程會診工作。探索開展了與“大專家”平臺的在線問診服務,搭建了“中科院院士—省級醫院專家—本院內專家—縣鄉醫療機構”四級會診網絡,切實提升疑難疾病會診水平。通過遠程影像協作網絡,與市內各縣區主要醫療機構建立遠程影像。
通過績效考核、精細化管理等系列措施,醫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藥占比、百元耗材占比、住院均次費用、平均住院日、收治疑難危重患者比例等重要指標呈現“五降兩升”的態勢。
近年來,廣元市中心醫院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為全市及周邊地區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社會各界紛紛為市中心醫院點贊。
2019年,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顯示,該院門診患者滿意度87.94,遠高于全國84.69、全省86.45的平均水平;住院患者滿意92.63,遠高于全國90.18、全省90.35的平均水平;醫務人員滿意度91.91,遠高于全國78.23、全省83.73的平均水平……
當前,廣元市“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號角已經吹響。市委、市政府把建設川陜甘結合部區域醫療中心作為落實全省醫療布局的重要舉措。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市中心醫院緊緊圍繞川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載體,不斷增強疑難危急重癥疾病診療水平,在加快川陜甘結合部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做出積極貢獻。 (廣元市中心醫院供稿 案例號:183104321)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