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品管圈在基層公立醫院質量持續改進中推廣應用的實踐和體會
我院 2017 年 4 月通過三甲初評。在創建過程中,醫院領導層發現有諸多實際問題 需要解決、流程需要優化。為持續提高和改進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增強員工發現、 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推進三級甲等醫院創建工作順利進行,便在醫院管理實踐中 引入新的工具——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這一質量管理方法,適時指導科室應用品管工具,自發組圈解決自身問題。本院品管圈活動開展取得良好的效果,許多醫療和管理質量問題得到解決,醫療護理服務品質提高,醫務人員自我管理的意識進一步增強。
在區縣公立醫院質量管理改進中推行品管圈活動,以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我院通過2018 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各部門、科室推廣品管圈活動。在系統培訓的基礎上,以品管圈例會和輔導員分組管理為手段,引導各科室按照品管圈的步驟、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并形成標準。結果全院31個科室共組建49個品管圈;其中醫療類17項,護理類19項,醫護聯合8個,醫技5項。各圈經過6~12個月活動周期,重新制定、規范醫療流程37項,解決實際問題比例100%,形成新標準9條,增加宣傳圖冊、視頻、質量督查表以及其他治療卡片23項,發表論文9篇,獲得專利一項。可見品管圈活動促使醫院一線員工主動解決問題,促進醫院的持續質量改進,并營造團結和諧進取的人文環境,在醫院質量管理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1.特色做法
指令性命題與自發性選題確保品管圈活動的正確導向品管圈活動既注重臨床 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也強調機關積極的導向和把控 。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張,醫院醫療業務量逐年增加,導致患者入院候診、檢驗、取藥、醫保報銷等排隊等候時間出 現延長、就醫體驗滿意度下降趨勢。2018 年下半年重慶市信息化處方點評結果顯示, 我院門診處方不合理率排在區縣級醫院第四名。針對這一現狀,指令性安排藥劑科成 立“鑰匙圈”(主題:提高門診處方合格率),門診部成立“同心圈”(主題:縮短 門診患者就診時間)急診科組建“護航圈”(主題:縮短急性腹痛患者就診時間), 其有形成果門診處方合格率提高 51.7%;門診提高門診患者的滿意度提高 6.73%;急診 腹痛患者輔助檢查時間縮短 46%。
品管圈沙龍活動和分階段分片區輔導,確保品管圈活動的有序進行和監管。 品管圈活動的開展,組織保證是前提。成立由院長擔任組長的,分管醫務科、 護理部和質量管理科的業務副院長為副組長,以及業務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品管圈活 動領導小組。醫院品管圈活動辦公室設在質量管理科,組員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業務部 門和臨床科室的中層干部、后備干部組成。制定了品管圈活動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計劃和進度,劃分職責,明確各組員工作內容和輔導科室,包干到人,提高運行效率。
品管圈例會和醫院品管圈活動辦公室分片區指導,確保品管圈活動的有序進行和監管。質量管理科按照步驟分四階段組織品管圈活動開展的培訓,主要針對品管圈開展 過程中的四大癥結點:主題選定、真因驗證、對策擬定與對策實施標準化階段,提 供現場指導和支持,協助解決各個品管圈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實現品管活動健康有序 發展。科室每月至少開 1 次圈會。
此外本院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品管圈活動,醫院舉辦院內品管圈大賽,并規定在院級大賽中榮獲各類獎項者,醫院獎勵 1000~ 2000 元;在省級醫院大賽中獲獎者獎勵3000~5000 元;在國家級品管圈大賽中獲獎者,醫院獎勵 5000~10000 元。將品管圈與年度目標考核掛鉤,鼓勵開展品管圈相關的科研、創新。
2.典型案例
鑰匙圈, 該圈為藥劑科、質量管理科、醫務科、信息科、門診部、護理部以及部分臨床 科室主任和醫生代表 8 個科室部門 11 名圈員組成的多部門協作圈。2018 年下半年重慶市信息化處方點評:我院門診處方合格率為 54.39%,處方不合理率為 45.61%居重慶市綜合醫院處方不合理率的第四名。通過分析,圈員發現導致處方不合理的原因為: 醫院管理制問題、信息系統缺陷、制度規范的培訓教育、落實及考核不嚴等。基于以上問題,圈員討論制定詳細措施:一是修改醫院便民門診醫生出診資質要求,固定熟悉醫保政策的專職全科醫生到便民門診出診;二是派專人維護合理用藥信息支持系統和審方系統,保證系統處于功能狀態,清理門診信息系統中不合理的給藥途徑;三是對處方開具問題較多的科室:產科、腫瘤科、兒科等科室重點指導;定期梳理存在的共性問題,如質子泵抑制劑、中成藥的開具標準進行培訓指導,對培訓的內容,采取多種形式的考核,直到所有門診出診醫師掌握培訓知識;四是每月對門診處方點評, 對不合理率進行通報、分析和改進。通過上述措施實施,門診處方不合理率有由 45.61% 下降 25.57%。
生命圈,腦出血是一個起病急,病死率、致殘率非常高的一個疾病,統計顯示腦出血死亡 率、致殘率高達 95%,常因一人得病,全家受累,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早期康復的介入,可以最大限度、盡早的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使患者能且能早期回歸社會。我院神經外科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4 月,共收治自發性腦出血患者 475 例,適 合早期康復介入為 337 例,都沒有進行早期康復治療,所以腦出血早期康復介入需盡 快實施。通過頭腦風暴,圈員們討論制定如下措施: 一是制定并培訓 ICH 早期康復標 準;二是制定并培訓 ICH 早期康復治療 SOP;三是及時更新并組織學習 ICH 診療指南; 四是制作宣傳冊放置在護士站及醫生辦公室資料架上,便于患者獲取早期康復的相關 知識。通過上述措施實施,ICH 早期康復介入率由 0 降低至 67.93%。
以上兩例報告,僅是本院開展的 49 個品管圈活動中的一個縮影。這些品管圈活動 的開展,在方便患者、減少醫療缺陷、提高患者滿意度、保障安全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切實解決了臨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品管圈,作為一項科學的管理工具,其核心就是 PDCA 循環管理,即通過不斷進行計 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四個要素環節,達到醫療 質量改進或效率提高。對于三甲創建、處于擴張發展期的醫院而言,醫療質量和安 全是醫院的生命線,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只有使用科學管理工具進行有效 管理,才能使醫院的醫療質量、服務水平得以持續改進和提高。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各圈緊緊圍繞臨床醫療服務工作中常見的醫療服務問題、病人安全問題、質量管理問題、成本問題、效率問題等主題開展圈活動,有利于自下而上地持續改善醫院管理水平,和傳統上自上而下的管理合并成雙軌,促進了實際問題的解決;建立醫院服務新標準 ,三甲創建以來,以現有的醫療規章制度為基礎,結合醫院實際,發現問題、查找原因、制定對策,并最終形成標準化作業書進行全院推廣。通過品管活動的不斷推進, 終將建立起適應自身發展的標準體系;提升員工自我價值 品管圈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品質管理模式 ,可極大激發員工的聰明才智和管理熱 情。員工自愿組圈,集體頭腦風暴,共同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改進目標,全體 醫務人員在團隊中更有歸屬感,自我價值得以實現;暢通部門間溝通。品管圈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打破了原有機構之間的界限,強化部門間的橫向聯系 和集體辦公,突出員工之間的集思廣益與資源共享,提高了團隊群策群力、團結協作 的能力;形成積極的醫院文化 品管圈的開展調動了醫院主動進行質量管理的積極性,反映的是全體醫院成員的 共同心愿和對醫院未來建設的期盼,因此能引起全體人員的共鳴,形成共同努力的積 極的醫院文化氛圍。品管圈倡導全員參與管理的意識,同時也是減少管理成本,作為實施醫療質量持續改進的一種方法,可大大提高醫院管理措施的執行力和依從性, 在醫療護理、藥學和藥事、醫技、醫院行政與后勤等涉及醫療質量的各個領域都有較好的適用性 ,應不斷開展品管圈在這些方面應用的探討、研究、培訓和推廣活動, 如何讓廣大醫務工作者更多地了解并參與品管活動,需要各推廣平臺不斷的努力。(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供稿 案例號:182104119)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