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科醫院建立一體化兒童重癥轉運體系,解決疑難危重癥兒童的救治困境
“叮鈴鈴、叮鈴鈴” 求救電話響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危重兒童轉運中心嗎?醫院有患兒需緊急轉運”。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危重兒童轉運中心:“患兒現在什么情況?”“一位1歲男孩疑因“膿毒血癥”住院,病情危重,反復嚴重心律失常,血壓下降,血氧飽和度下降,危在旦夕,需要緊急轉到兒科醫院治療。”兒科醫院的轉運團隊火速出發,120在高速上飛奔……一場生死救援在兩地之間展開,醫生們與死神展開賽跑,最終通過轉運團隊的全力救治,患兒得到了最及時、精確的監護和治療,重新回到生命的起跑線上。
院際轉運能夠為危重兒童救治贏得黃金時間,關系到危重兒童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意義重大。長期以來,如何解決危重患兒病例的轉運成為困擾各地醫院的難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疑難危重癥患兒的救治始終是兒科醫院的重要責任,為解決危重病例的轉運困境,2010年,兒科醫院重癥醫學科成立院際危重兒童轉運體系,經過近10年的建設,成為上海市和周邊地區唯一的兒童危重癥轉運網絡單位,同時也是SOS國際國內轉運簽約合作單位。年兒童危重癥轉運150-170例,其中機械通氣患兒占60%,ECMO轉運每年10-15例。創下了體外膜肺轉運保持全國最長轉運距離記錄(上海-廈門1200多公里),及最低轉運體重患兒記錄(2.5kg)。
兒童ECMO轉運創造醫療奇跡
2016年,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危重兒童轉運中心領先開發了兒童ECMO轉運。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陸國平教授表示,ECMO技術是國際公認的頂級急救技術,主要用于危重心臟或呼吸功能嚴重衰竭病人的救治。兒科醫院2006年率先在國內開展了ECMO技術,無論開展的病例數量、搶救成功率、技術和管理水平均接近國際水平。ECMO技術難度高,手術操作、監護要求復雜,需要專業的團隊和嫻熟的技術配合,既往大量的高危病例由于病情過于危重,無法獲得ECMO技術而最終死亡。ECMO的轉運更是難度大,風險高,受轉運距離、時間、設備等多種制約,轉運中生命體征監測、管路管理、突發事件處理等均對醫護人員提出極大考驗,但兒科醫院陸國平主任及ECMO專家團隊始終堅信“心有所信,方能遠行”。
2018年9月,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常州市兒童醫院攜手戰勝死神的一個創舉,也創造了一個醫學奇跡。那個讓全國人民提著心的小雨,那個心臟按壓5小時30000次的小雨,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在心肺復蘇下(ECPR)為其進行國際頂尖的體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并進行了長途轉運回滬,經過近30天的搶救和治療,小雨撤掉了生命支持設備,心臟恢復了有力的跳動,最終,他的“暴發性心肌炎”完全治愈,戰勝了死神。小雨是幸運的,常州市兒童醫院團隊5個小時30000次的心肺復蘇,因為按壓到位,技術良好,確保了小雨腦部充足的供血,為之后的搶救贏得時間。兒科醫院團隊長途奔襲,實施高難度的心肺復蘇下ECMO(ECPR)、ECMO的長途轉運、使得這樣一例心肺復蘇300minECMO高質量存活。這是國內和國際上均罕見的救治,體現了有效心肺復蘇的價值,體現了體外膜肺技術的價值,體現了轉運體系的價值,更體現了醫生不忘初心、生死之間不放棄不妥協的醫風,創造了急救醫學的一個奇跡。
危重兒童轉運體系促進華東地區兒童重癥醫療資源融合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重癥醫學科自2010年成立院際危重兒童轉運體系以來,作為上海市小兒急救中心,擁有國內領先的硬件建設,可滿足各類外科監護、重大創傷急救、多臟器功能衰竭救治和臟器移植監護,能夠進行腎臟替代、人工肝替代、心肺體外循環(ECMO)等,能夠攜帶兒童轉運呼吸機、急救設備展開所有危重癥兒童遠程轉運。兒科醫院對院際危重兒童轉運體系進行了大力投入,經過近10年的建設,時至今日,已形成標準急診醫療服務體系(EMSS),成為上海市和周邊地區唯一的兒童危重癥轉運網絡單位,同時也是SOS國際國內轉運簽約合作單位。擁有覆蓋華東六省一市的院際危重兒童轉運系統,轉運范圍覆蓋以上海為中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輻射1000km內大型城市兒童區域中心(區域兒童醫學中心),輻射范圍包括浙江、江蘇、江西、山東、福建及安徽部分城市,年兒童危重癥轉運150-170例,其中機械通氣患兒占60%,ECMO轉運每年10-15例。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牽頭建立的兒童重癥轉運-急診-ICU一體化建設標準意義重大,建立了疾病醫療規范,建立了符合重癥醫學的迅速響應的會診機制,通過一體化、智慧化的醫療協作項目,提高華東地區危重兒童重癥醫學水平,降低重癥患兒病死率和致殘率,使整個華東地區的兒童重癥醫療資源正以前所未有進程在加速融合。危重兒童轉運體系,不但為整個華東地區兒童危重癥救治提供了保障,也給成員單位提供了堅強后盾,給整個華東地區的患兒帶去了福音。
建立以上海為龍頭,向長三角輻射,以上海為支點,連接全國和國際的醫療模式,是上海兒童重癥醫學一致在探索的方向。2019年6月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牽頭,攜手長三角江蘇、浙江、安徽等地31家醫院組建“長三角兒童重癥醫學聯盟” 共同打造兒童重癥醫聯體技術支持及學術交流平臺,在現有轉診體系基礎上,完善轉運機制,強化危重癥疑難病例的轉診,并在此兒童危重癥聯盟平臺上開展包括科學研究、兒童危重癥診療規范化建設及人才培養等全方位合作。推進長三角區域兒科重癥醫學領域的一體化建設與發展,充分發揮基礎優勢,積極探索深化診療,開展學術論壇和多中心合作研究,提升臨床專病診治、疾病管理和轉化研究水平,積極加強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推動長三角地區學術資源和科技研究的共享平臺。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世界兒童危重病協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急救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癥醫師分會副會長,上海醫學會兒童急救學組組長陸國平教授表示,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疑難危重癥患兒的救治始終是兒科醫院的重要責任,兒科醫院聯合各成員單位將逐步實現兒童重癥網絡建設、診療體系、培訓體系、會診轉診體系、科研協作體系等方面互通互聯,鏈接區域-全國-國際,發揮大醫院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醫療一體化建設,共同打造綜合實力最強兒童重癥學科群,成為全國重癥醫學發展的標桿,給各地危重患兒帶去新的生機。(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供稿 案例號:293102226)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