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提高結直腸癌手術快速康復措施落實執行率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結直腸癌發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趨勢。加速康復外科(ERSA)是將麻醉、手術方式、疼痛控制、營養支持及術后康復護理結合制定患者圍術期優化方案。
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作為一所地市級區域內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快速康復仍處于起步階段,無健全的快速康復管理體系。普外科護理平臺以結直腸圍術期管理為切入點,以提高結直腸手術快速康復措施落實率為題,組成項目組進行攻關。
該醫院由護理部牽頭,以普外科護理平臺為工作主體,聯合普外科主任、麻醉科主任、數據中心等多學科協作,成立由6個部門10人組成的項目組,運用PDCA循環質量管理工具,建立并落實結直腸手術期快速康復管理規范。項目組首先活動計劃表(表一),確定了各項工作任務時限和負責人,依據時間安排認真落實。項目運行時間從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總時長為6個月。
表一:
該醫院為確定納入排除標準,選取2018年10-11月23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19年2-3月26例患者作為實驗組。納入標準分別為年齡18-85歲、ASA一級或二級、符合結直腸癌診斷標準未行放化、普外科行擇期結直腸癌根治術。排除標準分別為有嚴重心肺疾病、既往糖尿病、孕產婦和合并其他腫瘤或有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
表二:結直腸手術圍術期康復措施落實查檢表(醫護版)
表三:結直腸手術圍術期康復措施落實查檢表(患者版)
表四:現況調查統計表
通過現況調并結合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設定目標值100%。(圖一)
圖一:目標設定柱狀圖
據了解,該醫院項目組為查找康復措施落實率低的原因并繪制魚骨圖,查找出末端原因28個(圖二),并制作調查表,采用打分法確定了9項主要原因,運用二八法則繪制了柏拉圖,確定了要解決問題的要因:無快速康復實施標準、宣教實施不到位、無相應輔助工具、術后并發癥監管缺乏(圖三)。
圖二:魚骨圖要因分析
圖三:柏拉圖確定改善重點
針對要因,項目組又運用“5W1H分析法”制定11項具體對策,并形成對策擬定表(表五)。
表五:對策擬定表
在具體的對策實施方面,該醫院建立了結直腸術快速康復護理6P標準化體系,包括術前優化(Preoperative optimization):呼吸功能訓練:深呼吸每組20循環,每日3次;吹氣球訓練每組10次,每日3次;平地行走500米,每日3次;戒煙;教會患者術后咳嗽;禁食水管理:加速康復外科圍術期營養支持中國專家共識(2019)推薦意見:不建議術前隔夜禁食[3]。具體做法:對于無胃腸道梗阻疾病,ASA評估1、2級,未使用抗膽堿藥物術前禁食6-8h,禁水2-4h;并按照手術排臺的順序精確告知禁食水時間;成人圍術期營養指南NRS-2002可作為圍術期患者營養篩查工具,推薦等級A[4]。因此,術前給予NRS-2002營養篩查,評分>3分提示存在營養風險,需術前進行3-7天營養支持。
在體位與早期活動(Position management)上,采取術后無惡心嘔吐給予低半臥位15-30度;通過對術后心臟風險指數、呼吸衰竭指數、自理能力情況評估,從術當日至術后3天,分別給予漸進式康復訓練操,從床上、床下活動、過渡室內活動。
在疼痛管理(Pain managent)上,規范止疼泵使用;同時增加對術前、麻醉清醒前、睡前、活動后、術后三天疼痛的評估。
在圍術期血糖管理標準化(periperative blood gluose)方面,依據《中國成人高血糖管理目標專家共識》,對圍術期患者的血糖實施寬松管理,8-12mmol/L[5]。同時涵蓋血糖的術前評估、患者血糖監測頻率、控制標準、高血糖患者的泵入的速度調節、低血糖的救治與識別等維度。
在術后肺部管理(Prevention of intrapiumonary infection)方面,通過體位、氣道管理、肺康復鍛煉、早期活動、聯合藥物治療,并通過血氧飽和度及動脈血氣、肺部聽診,有效識別術后肺內感染。
在營養與胃腸道功能維護(Prote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tion)上,遵循《成人圍術期營養指南》,按照25-30Kcal/d/kg的熱能供給,擇期手術增加10%,重度感染增加20-30% [6]。并針對腸外營養,制定了各種營養素(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質)熱能配比要求、離子配比濃度。
此外,通過中國加速康復外科圍術期管理專家共識(2016),盡快恢復經口進食可降低術后風險及感染并發癥,且不增加吻合口瘺發生率[7]。具體做法:術后第一天飲水,并根據耐受情況逐漸增加,第3天可進全量流食。
利用奧瑞姆自護模式下系統化宣教。在圍術期宣教系統化上,統一宣教標準,將圍術期時間軸為順序進行梳理對關鍵節點事件進行歸類,涵蓋術前準備、術后康復告等告知50余項,功能練習10余項,達到護士宣教同質化。改變宣教模式,將宣教內容拓展成為圖譜、圖冊、微視頻,在病房內以二維碼的形式分享,患者的娛樂的同時進行閱讀,便于宣教內容的應用時及時獲取。同時,以奧瑞姆自護能力為模型,根據患者的自理能力通過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輔助教育系統給予患者提供知識與信息的支持,增加相關輔助用具如管路模擬教具(告知管路留置的必要性及拔管的危害)、制作了防脫管腰帶,通過多樣化的宣教模式與手段,增加了患者及家屬康復措施落實的依從性。
該醫院還對開展了特異評價指標的確定與追蹤,運用德爾菲法,按照lictter打分,確定高相關術后并發癥。確定快速康復特異質量評價指標:術前預康復落實率、術后早期活動落實率、深靜脈血栓集束化措施落實率、圍術期肺內感染風險措施落實率。以特異性指標為導向對并發癥發護理措施進行針對性的監管。
據了解,經過6個月的項目運行,該醫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快速康復措施落實率由原來的54.46%提高至92.34%,提升37.88%。(表六)
表六:改善前后數據對比
表七: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指標及住院時間比較( ±S)
此外,該醫院還制定了標準化8項,涵蓋宣教指導、并發癥預防、專科業務、識別評估等四個維度。通過快速康復標準措施體系的建立,有力的推進了結直腸手術圍手術期快速康復的規范管理與落實,規范了醫護人員在圍術期的醫療護理措施,提高了圍術期護理措施落實的依從性,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排氣排便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了患者在圍術期的滿意度。經過一年半時間的效果維持,結直腸開放康復落實率又有新的提升目前已達到 93.59%(圖四)。
圖四:效果維持圖
(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供稿 案例號:253104200)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