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精醫七十載 追求卓越濟蒼生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建院70周年
2020年8月1日,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迎來建院70周年華誕。七十載滄桑巨變,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兼程;一代代西南醫大附院人使命不忘、奮斗不息,描繪出了一幅幅壯麗的畫卷。醫院,始終秉承著讓每一個老百姓“看好病,好看病,看病不貴”的初心,聚焦老百姓看病難、貴、繁的問題,內外發力、多措并舉,持續優化就醫流程,不斷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優化就醫流程。醫院通過綜合改進預約、分時段就診,將預約時段精準到了30分鐘內,避免了門診重復排隊的情況,進一步縮短患者按預約時間到達醫院后等待就診的時間;下午門診上班時間提前到13點,盡可能地保障門診患者在1天之內完成就診流程,不斷提高患者滿意度。為了讓住院患者就醫更便捷,醫院不斷優化診療流程,成立了預住院中心和日間手術管理中心,有效緩解患者“一床難求”的難題,使患者得到及時治療,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升了患者的就醫獲得感。醫院還降低了次均診療費用,從以前的四百多元降低到了現在的三百多元。次均費用是老百姓衡量醫院“貴不貴”的標準。次均費用越低,意味著就診治療的效率越高,患者的經濟負擔就越輕。
“患者不動、醫生動”診療模式。醫院著力推進MDT(多學科會診模式),建立中德乳腺等5個MDT團隊,開設肺癌等4個MDT門診,2019年開展MDT會診223例,這種“患者不動、醫生動”的新模式能夠為腫瘤、疑難復雜疾病、多系統器官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專業化、規范化、個體化的最佳治療方案。
醫院不斷建設高層次平臺,提升學科建設含金量,倡導新技術開展,強化技術引領作用。近年來,醫院相繼開展了四川省首例連體嬰兒分離術、四川省首例同種異體心臟移植術、腦卒中篩查與防治、人類輔助生殖、人工耳蝸植入、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以及各種微創外科手術等先進技術,是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和“中國胸痛中心”,四川省婦科疾病與乳腺疾病治療中心、四川省高危產婦新生兒急救中心、川南地區防艾牽頭單位等。
構建“六師聯動”云平臺 提供優質護理服務。醫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構建醫療,康復、營養、心理、護理、藥師“六師”專家聯動的健康管理云平臺,提供優質延續服務。推廣慢病適宜技術和培養專科技能工作坊,提升基層醫護慢病管理能力。
積極應用快速康復理念指導臨床實踐,提高手術患者醫療服務質量,縮短手術患者平均住院日。按照國家衛健委《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要求,醫院從管理、信息、服務、患者安全、環境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構建和諧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全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率達100%。2019年,在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醫院擂臺賽(城市類)總決賽中,醫院選送的兩個案例獲得“全國示范案例”獎。
一院兩區 讓百姓享有舒適的就醫環境。2019年,醫院康健中心院區投入使用,標志著醫院進入一院兩區的運行模式,康健中心院區是醫療區、健康養老區、生活配套區三位一體化的現代化醫院,未來還會發展層次多樣的健康產業,引入文體休閑、醫療旅游、健康體檢等內容,培育區域健康產業集群,做到讓患者享受一站式高品質的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服務。
嚴肅醫德醫風,創建風清氣正的醫療環境。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牢記大型公立醫院的責任與擔當,敢于從內部動真格,站在患者的角度解決就醫問題。醫院黨委、紀委始終堅持狠抓黨風廉政建設,組織警示教育,開展集體談話。依托省“三監管”平臺,將“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不合理處方”納入微腐敗范圍進行堅決整治,規范醫療行為。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暢通患者投訴渠道,完善投訴管理相關制度同時,醫院建立了醫德醫風定期巡查機制,聘請社會監督員,每年開展醫德醫風專項考評,每兩年開展醫德醫風評優評先。將醫德醫風考評結果與崗位聘任、職稱評定、評先爭優掛鉤,實行“一票否決”。
從1950年到2020年,醫院歷經了70年斗轉星移,始終秉承紅色基因和敢拼敢闖的革命精神,薪火相傳,奮飛不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西南醫大附院人將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以建設“一流學科、一流醫院”為指引,以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衛生水平為己任,繼續向未來邁出鏗鏘的步伐。(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