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積液一定要抽掉嗎?
關節疼痛時通常可以發現關節表面是腫脹的,一般是因為里面積液過多,形成腫脹,有時需要根據病情抽取積液。然而,臨床上很多患者對關節積液及其處理認識較片面甚至是誤解,例如,關節積液會越抽越多,抽關節積液只治標不治本等。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劼若表示,當發生關節積液過多時,需要找到病因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如果關節積液過多,科學適當的抽液是可以緩解癥狀、協助診斷的,是常規診療的一部分,患者不用擔心也不用抗拒。
正常的關節里都有關節液,它是由關節滑膜分泌的液體,有營養關節軟骨、潤滑關節、減少關節活動時的磨擦等功能。像膝關節,正常時有2~5毫升的關節液。當發生各種病理情況,導致滑膜分泌增多、出血等,關節里液體增多,這樣就形成了關節積液。膝關節里液體如果超過50毫升,腫脹會比較明顯,通常提示有病理情況,通過醫生的體格檢查(浮髕試驗)可以查出。
李劼若介紹,8種情況會引起關節積液:感染、創傷、非感染性關節炎、免疫性疾病、關節不穩定、激素水平變化、特殊類型的滑膜炎、小兒滑膜炎。關節積液的原因是有多種可能的。治療上,首先要分析產生積液的原因/疾病,然后再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處理,不能僅僅只處理積液。
例如,細菌性感染引起的積液,除了處理積液,必須使用抗生素,必要時還要手術、引流;半月板損傷引起的積液,還要治療損傷的半月板;痛風引起的積液,還要控制尿酸。醫生去分析關節積液的原因需要收集大量臨床表現的信息,例如腫痛的時長、有沒外傷史、伴隨情況、關節活動情況,還需要仔細地面對面去查體,看看關節紅腫熱痛的情況、壓痛位置、穩定情況等。
以膝關節為例,正常膝關節里只有幾毫升關節液,當關節液增多時,關節腫脹是很難受的,這時抽液,一方面可以減輕腫痛的癥狀,另一方面必要時可以把抽出的關節液送檢查,例如關節液的常規、生化、細菌培養等,對于協助診斷,是很有幫助的。(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王雪)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