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二
趙琨、趙銳解讀醫聯體管理辦法:從醫聯體建設體制機制上補漏洞、強弱項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 (記者崔元苑)為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32號)等有關要求,在充分總結各地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建設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7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加快推進醫聯體建設,逐步實現醫聯體網格化布局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趙琨、趙銳兩位專家對《辦法》進行了解讀。
專家表示,分級診療制度是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的治本之策。醫聯體建設是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重要抓手,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一次自我整合、自我優化、自我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明確提出要推進基本醫療服務實行分級診療制度,因地制宜建立醫療聯合體等協同聯動的醫療服務合作機制。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32號)要求,全國各地醫聯體積極探索實踐,通過建立內部分工協作機制、細化機構功能定位、明確轉診路徑和規則,為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優化診療和就醫格局、提高服務體系整體效能提供有效的載體,為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提供了強勁的動力。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依托醫療聯合體構建基層網格化治理體系,通過發揮體制、專業、協同作用,將一個個社區和街道打造成為嚴密、安全的“抗疫堡壘”,探索了一條以基層為重點,以醫療聯合體為載體、全國人民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新型衛生健康協同治理模式。
專家分析認為,《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通過將各地成熟經驗形成制度加以固化,明確了醫聯體“誰來建”“如何建”“如何聯”“如何考核”等重點問題,對促進醫聯體規范發展,特別是針對近期在疫情防控中出現的短板,從體制機制上補漏洞,強弱項,為各地醫聯體建設進一步明確了方向。
一是強調政府引導,明確“誰來建”。重點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網格化管理,強調以政府規劃為主,發揮地市、縣級醫院以及代表區域醫療水平醫院的牽頭作用。統籌區域醫療資源,避免“無序竟爭”、“跑馬圈地”。推進腫瘤、心血管、腦血管等重大疾病,以及兒科、麻醉科、病理科、精神科等短缺醫療資源的專科聯盟建設,發展面向邊遠、貧困地區的遠程醫療協作網,主要由國家級和省級醫院牽頭建設。
二是強調網格化管理,指導“如何建”。明確要求按照“規劃發展、分區包段、防治結合、行業監管”的原則,網格化布局管理醫聯體。在城市,按照地緣、醫療資源、就醫需求等因素,整合區域醫療資源組建緊密型醫療集團;在農村,以縣級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推動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以設區的地市和縣域為單位,將服務區域按照醫療資源分布情況劃分為若干個網格,每個網格由一個醫療集團或者醫共體負責。由牽頭醫院負總責,會同公共衛生機構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公共衛生職能。行業監管,將傳統的對單一醫療機構監管轉變為對醫聯體和醫共體的監管。在實踐中,山東日照將所轄2區、2縣劃分為3個網格,交由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牽頭的3個醫聯體負責,區域內醫療資源有效整合共享,醫療機構間分工協作關系逐步形式。江蘇鎮江、深圳羅湖、上海崇明、浙江湖州、海南三亞、廣州番禺網格化組建城市醫療集團,浙江德清、福建尤溪、江蘇常熟、山東無棣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區域內資源共享。
三是強調一體化管理,構建“聯體”模式。在網格化組建醫聯體基礎上,推動醫聯體向緊密型發展,實現內部“統一”管理,醫聯體內實行人員崗位管理,編制“池”,逐步實現醫聯體內人員統一調配;財務統一管理、集中核算、統籌運營;基礎建設、物資采購和設備配置統一管理;醫學影像、檢查檢驗等醫療資源共享,信息平臺統一建設。如上海崇明、廣州番禺醫療集團、浙江德清、福建尤溪縣域醫共體實現醫聯體緊密型合作,內部統一管理,醫療資源整合共享。
四是強調完善運行機制,解決“聯心”問題。進一步明確牽頭醫院與其他成員單位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強化牽頭醫院“負總責”,發揮牽頭醫院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技術應用等領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建立醫聯體內利益共享機制,推動醫聯體成為“利益共同體”,調動醫聯體內各成員單位積極性。強化醫聯體內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建立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間雙向轉診通道與平臺,為患者提供連續型診療服務。落實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充分發揮醫聯體內慢病醫療機構、以及康復、護理機構作用,逐步形成急慢分治模式。同時,醫聯體內醫院在做好疾病診療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指導開展公共衛生工作,落實防治結合要求。實現服務模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如深圳羅湖、江蘇鎮江、江蘇揚州建立緊密型醫聯體,牽頭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醫院、護理院等成員單位形成分工協作機制,為患者提供連續型診療服務,方便患者就醫。
五是強調考核評估,保障“高質量發展”。再次明確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和醫聯體牽頭單位要加強對醫聯體的綜合績效考核。同時將考核結果作為醫院評審評價、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設置等的依據。通過考核監管推進醫聯體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同時,在各地醫聯體建設實踐中,要加強平戰結合的體系建設。?一是醫聯體建設切實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強化以醫聯體為平臺,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服務協同發展。二是圍繞“以基層為重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原則,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壓實對簽約對象健康狀況及其危險因素動態掌握、及時上報等責任。加強應急防護物資儲備等。提高傳染病防控能力,推動合理的分層、分流救治。加強康復、健康管理等功能區域的建設。三是強化信息化優勢,鞏固醫聯體網格化治理協同的成效。加強基層信息化建設和整合應用,發揮居民健康檔案的基礎性作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工具等手段,開展網格化管理、健康宣教、健康監測和跟蹤服務、隨訪服務、傳染風險評估等。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利用互聯網+、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技術開展分級診療。切實讓醫聯體建設成效惠及廣大群眾。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