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好不好,鼻子說了算
申 茜
環境治理需要每個人的努力。用看得懂且感受得到的成效切實讓群眾滿意,在此過程中,環保理念也會更加深入人心
如果有一份工作是去“聞臭氣”,你愿意嘗試嗎?
今年55歲的老朱就是一位“聞臭師”。每到開工的日子,老朱便和同伴們一起,抽簽、交出手機,去抽中的企業里到處“逛”,用鼻子“監測”廠區的空氣中是否有異味。
檢測空氣質量,難道沒有專業儀器嗎?原來,老朱所住的浙江嘉興港區,是以化工行業為主的工業園區。園區里的惡臭異味氣體往往是多分組、低濃度、低沸點的各種氣體物質的混合物,有時監測數據雖然達標了,但異味依然存在。于是便有了像老朱這樣的“民間聞臭師”——作為當地招募的環保志愿者,他們與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共同巡查,工作人員用儀器監測,“聞臭師”用鼻子聞,判斷企業空氣質量是否達標。
當環境治理更加關注群眾的滿意度,“看得見的美麗、聞得到的清新”也就成了實實在在的標準。這個標準,關注人的親身感受,更直觀但也更復雜;由此,志愿者的前期招募和相關培訓、對監測結果的統計反饋,依然需要當地相關部門統籌規劃,這并不簡單——但也恰恰是這些“麻煩”,讓這種探索更顯珍貴。
其實,像這樣將具體觀感納入環境監測體系的做法,已不是第一次。生態環境部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中就提出,要以實現“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魚,有魚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為目標。而對黑臭水體,住建部也曾有明確規定:60%的老百姓認為是黑臭水體就應列入整治名單,至少90%的老百姓滿意才能認定達到整治目標。
環境治理需要每個人的努力。近年來,我們逐漸意識到公眾參與對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但具體的參與渠道、參與方式還有待完善。像設立“聞臭師”這樣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讓評價標準更為人性化,用看得懂且感受得到的成效切實讓群眾滿意;同時,在此過程中,環保理念也會更加深入人心。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8日 13 版)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