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有“方” 中新藥業助推“新中藥”振興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一項中,明確指出要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中,中醫藥發揮了獨特的優勢作用,也讓大家看到了中醫藥守正創新的發展之路。
“疫情之下,大眾逐漸養成‘線上化’的消費習慣,消費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為了適應由此帶來的大眾消費思維變化,中醫藥也需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代同頻共振。”在6月6日舉辦的新中藥·中新藥暨烏雞白鳳片產品上市發布會上,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新藥業”)副總經理倪振國講述了對于中醫藥創新發展的見解。
近年來,中醫藥在慢病防控領域的作用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政府相繼頒布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提出“完善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促進中西醫結合”等措施,為促進中醫藥防治慢病指明了路徑,同時號召“加快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建設”、“加快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以切實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創新發展,更好地滿足當代防病治病的需要。
中醫藥不僅是古方的傳承,更是匠人精神的延續,為科學創新帶來啟示。中新藥業首席技術專家、終身高級顧問章臣桂堅持以“劑型改進為提高藥效服務”為理念,經八年潛心研制,以匠心鑄就國藥經典——烏雞白鳳片。烏雞白鳳片傳承400年經典古方,精選20味道地藥材,歷經135道工序,遵古法炮制,與現代制藥工藝完美結合,更好地發揮劑型優勢,更便于人體吸收。
當前,中醫藥事業迎來了傳承創新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同時也亟需解決臨床研究、生產方式、規范化管理、人才培養等問題,中醫藥的振興需要以療效為根本,以現代科技為支撐,以標準為引領,通過引進創新研發及產業技術,助力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國際。
章臣桂教授指出,烏雞白鳳片源自明代《壽世保元》,傳承經典烏雞白鳳20味藥全方。烏雞白鳳片作為獨家劑型,獲得國家專利,通過高新生化酶解技術和大孔樹脂吸附技術,實現了工藝革新和劑型迭代,不僅便于攜帶和服用,更大大減少了服用量,成為傳統中藥創新的典范。心懷患者,作為時代的見證者和推動者,醫藥研發人員與醫藥領域共同成長,助力中醫藥產業發展。
“烏雞白鳳片是在傳統劑型基礎上的創新產物,它代表了中藥創新發展的方向。”對于此次發布的烏雞白鳳片,倪振國副總經理評價說,中藥創新的發展方向的核心與健康中國的核心以及整個社會健康的核心是匹配的,這個核心就是大眾的健康需求。
中醫藥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廣大基層老百姓,對于中醫藥有著普遍且強烈的文化認同。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哈氏婦科第四代傳承人哈孝廉表示,“烏雞白鳳具有健脾益氣、養血活血、疏肝清熱、固澀止帶的作用,不僅適用于脾腎虛弱的病人,患有月經不調、不孕癥、卵巢早衰的女性也都可以服用。另外,中醫講,因病用藥、異病同治。身體虛弱、氣血虛弱、貧血、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不分男女,均可服用。”
但是由于傳統劑型的限制,導致患者服藥的依從性較差,很難滿足現代人生活的需求。哈孝廉講到,“烏雞白鳳片經過多年研制和臨床觀察,最后才確定下來,這確實是廣大婦女的一個福音,也給中醫藥如何進行改革和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做了一個典范。”傳統中藥在當代得到蓬勃發展,這背后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醫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老一輩杏林名家的薪火傳承。
“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再上政府工作重點,對于中醫藥發展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如何在發展浪潮中為中醫藥守正創新開出“新藥方”,需要政府、企業、醫療機構等多方力量的協力合作。烏雞白鳳片的全新上市,既是一次中醫藥創新實踐,也是對“新中藥”的一次注解,助推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