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兩會 “健康中國人” 系列圓桌論壇
邵蓉:加速知識產權保護,提升醫藥創新競爭力
人民網北京6月2日電 近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20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在30日舉行的主題為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的圓桌論壇上,中國藥科大學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邵蓉發言時表示,提升醫藥創新競爭力離不開知識產權保護,創新中的各方主體都應得到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保護。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進展對鼓勵醫藥創新起到哪些積極作用?
保護知識產權有利于激發社會創新活力。2015年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后,中國生物醫藥的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并且以較快速度向全球高目標挺進,但目前中國尚處在全球醫藥創新的“第三梯隊”,壓力大,上升空間也巨大,需要從長遠角度,全方位保護知識產權,繼續激勵創新。
保護知識產權為創新者帶來合理回報,反哺創新。邵蓉說:“藥品創新周期長、投資費用高、風險高,如果市場不能夠為創新者帶來回報,那么創新者的積極性將不可持續”。
保護知識產權能推動醫藥創新的可持續發展。邵蓉指出,建設良好的專利保護政策與社會環境,一方面能吸引全球創新成果在中國“落地”;另一方面能鼓勵本土創新,更好地維護產業利益和公眾健康利益,最終真正惠及民生。
醫藥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有何特點?
醫藥行業的特點決定了知識產權保護具有特別意義。以創新藥品為代表的醫學創新研究具有投入大、研發周期長、失敗率高等特點。一個藥品的研發過程非常復雜。涉及到藥品化合物,化合物的形態,用途、制備的方法等諸多方面。邵蓉介紹:“我們國家對新藥本身是分兩個層次,創新藥和改良型。改良型會涉及到在原有化合物和作用機理下,改劑型、適應癥、改已知鹽類活性成份的酸根、堿基或金屬元素、光學異構體等的變化,這個過程中涉及各種不同的知識產權保護形式”。
此外,知識產權制度,尤其是醫藥專利保護需要平衡創新和仿制的利益。專利保護本身是對價的,在擁有專利保護的20年中,專利方可以充分擁有市場壟斷和獨占權,其對價是專利技術的公開,這樣對全社會的科技創新有很大好處,后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研究。專利保護期過后,其專利技術成為全社會公共財富,為全人類所享有使用。邵蓉指出, 2015年我國醫藥創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后,專利鏈接制度和專利期補償制度的建立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這一制度建立了創新專利權人和仿制者的利益平衡機制,各方主體都得到法律法規保護。
最后,邵蓉再次強調,應當鼓勵創新,鼓勵知識產權政策的完善,維護創新者的積極性,“我們知識產權保護別人的今天就是保護未來具有創新能力的你自己”。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