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
專家暢談職工健康:完善健康管理體系促進職工健康,事關億萬家庭幸福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孫博洋)近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20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這也是自2016年起,該系列圓桌論壇連續舉辦的第五屆。
28日,在與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聯合主辦的主題為“倡導健康管理,守護職工健康”的圓桌論壇上,來自各界的專家學者共同就職工健康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發表了各自精彩的觀點。
健康理念與時俱進 關注離退休職工健康
圓桌論壇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在發言時表示,要提倡整合健康學理念,建立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
樊代明認為,建立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就是要提倡,“全”民健康、“全”身健康、“全”程健康、“全”能健康的“四全”健康體系。他表示,健康理念要隨著時代的變化,生活方式、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要建立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包括整合型的醫療、教育、研究、預防及管理等體系,培育全面的醫學人才,才能使我們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呵護人類健康事業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準,走得更好。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原書記處書記李濱生在發言時表示,守護老年離退休職工健康,是守護職工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濱生介紹,現階段我國老年人群中,離退休職工接近一半,根據有關部門的資料,2019年全國離退休職工已經達到1.18億人左右,且離退休職工中患有慢性疾病的比例也不小,與在職職工群體狀況相比,其健康狀況更令人堪憂。所以我們倡導健康管理、守護職工健康特別是離退休職工健康應該說是促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很重要的內容和必要環節。
職工健康事關億萬家庭幸福 須提高為職工健康服務質效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會長郭渝成發言時表示,實施全面健康管理,建設全民健康中國。職工健康是我們國家生產力基礎,也是民族昌盛和國家興旺重要保證,做好職工健康管理,不僅是造福全國4億多名職工,同時更能惠及其家庭成員。做好職工健康管理,應該是全民健康管理關鍵切入點。
做好職工健康管理,郭渝成表示應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職工健康管理體系,二是實施職工健康促進工程,三是開展職工健康知識普及,四是倡導職工健康生活方式,五是推廣職工科學健身運動。
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黨委書記趙世洪表示,促進全國職工健康是一項社會性系統工程,是一項富有探索性、創新性的工程,事關廣大勞動者的健康和億萬家庭的幸福。
趙世洪介紹,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近年來新職業病例不斷出現,職工安全與健康情況比以往更加紛繁復雜。全國總工會和各級工會對職工健康高度重視,積極開展勞動模范、先進群體、特殊群體職工健康管理活動。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世平發言時表示,應把代表和維護職工健康權益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拓展職工健康服務渠道,提高為職工健康服務的質量和效能。
針對全國職工健康促進工程近期將要著力推動的健康服務終端、視頻醫療、健康小屋、線上線下運動、療休養服務計劃等5項重點工作,張世平表示,這些工作都非常具有開拓性,必須先行試點、穩步推進、持續發展。這些工作的有效實施將有利于搭建職工與醫生的便捷交流渠道;有利于完善健康管理,解決為職工健康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有利于提升職工素養,發揮職工在維護自身健康中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推動跨界融合,匯集社會力量共同守護職工健康。
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副部長姜文良在發言時表示,全國總工會將進一步從強化源頭參與、聚焦重點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培訓三方面積極發揮自身組織優勢,推動職工健康管理工作。
姜文良提出,下一步全國總工會將立足源頭參與,加強群眾監督,以協助政府加強職業病防治監督管理和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為重點,繼續深化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維護職工健康權益,督促企業切實履行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監督作用。
新科技助力健康管理 科學生活方式遠離“職業病”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顧建文發言時表示,要建立健全職工健康管理體系,完善職工健康管理服務標準,回歸正常工作狀態和健康生活模式,推廣健康飲食知識,保障職工遠離“職業病”。
顧建文介紹,2016年,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醫院分會發布《北京白領健康調研白皮書》顯示,現在在北京白領群體有十大常見病,頸椎病、肥胖、齲齒、慢性咽炎、痔瘡、腰肌勞損、腰椎病、胃炎、高血脂和婦科疾病!捌鋵嵑芏嗖∈巧罱】的J桨l生問題了,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他對個人的保護缺乏正確的認識!
“現在職工管理和企業管理應回歸正常工作狀態和健康生活模式!鳖櫧ㄎ谋硎荆奥毠そ】倒芾硖貏e要關注合理飲食量、合理飲食結構,特別是補充膳食纖維,補充糖和脂肪,就是總熱量的控制,同時要平衡運動攝入,排除和消耗比例,才能維持我們現在在新的生活模式情況下的改變。”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表示,對于民營醫療機構而言,一直以來都面臨如何保證專業性與專家資源的問題,而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運用,可以彌補民營醫療機構專家力量的不足。
張黎剛認為,受疫情影響,線上診療迅速累積了大量的用戶,很多醫院也建立了網絡平臺便于追蹤病人,國外有幾家成功的公司,專門對慢病如糖尿病進行健康干預管理。相信在這次疫情結束后,會有更多公司,無論是醫院還是商業機構,都將在這個領域繼續發力。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