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
應亞珍:建設多層次的健康保障體系 構成方協同發展是基礎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 28日,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副院長應亞珍做客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完善健康保障體系 構建美好生活”專場論壇上,應亞珍提出,要建設一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要以各部分健康發展為基礎,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三方作用,打通業務流和信息流。
首先,多層次保障體系各部分要健康發展,包括基本醫保、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等,這也是各方協同發力的基礎。
應亞珍分析指出,各部分所面臨的挑戰和主要矛盾不太一樣。在基本醫療保險方面,一方面是籌資與保障需求的矛盾,相對于人民群眾對健康保障的需求,基本醫保所提供的保障比例、保障范圍還顯得不夠。另一方面是保障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除了服務利用、享有上的差別之外,不同醫保制度、不同地區間的保障水平、籌資水平,以及一些客觀條件差別很大。保障水平的差距可以概括到15%這個數據上。比如就住院實際報銷比而言,職工醫保與居民醫保大致相差15個百分點,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住院實際報銷比的最高水平與最低水平也都相差15個百分點。職工醫保的人均籌資大約是居民醫保的5倍,就客觀情況差異說,比如各地職工醫保的在職退休比,高的地區達到7.3:1,低的東三省都不到2:1。在醫療救助方面,最主要的挑戰還是籌資不足,加上醫療服務領域的特殊性,籌資的充足度與有效性又不匹配,這是制度難點。就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而言,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市場規模不足與老百姓對商業健康保險的認同度還不夠高。
應亞珍認為,多層次保障制度體系的建設,必須充分調動政府、市場、社會三方力量。《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已經明確,要強化基本醫療保障、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三重保障功能,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鼓勵社會慈善捐贈,支持醫療互助有序發展。
打通業務流、信息流,實現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是實現各方協同發展的重要途經和手段,也有利于各方降低監管成本、提升運行效率,還有利于優化經辦服務、減少繁瑣手續,“讓網絡多跑路 、讓百姓少走路”。
最終,逐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的醫保制度體系,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