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的日常生活指導
痛風是因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而引發的一種疾病,沉積的結晶導致關節內和關節周圍出現疼痛性炎癥發作。
痛風可見于世界各地,受地域、民族、飲食習慣等影響,發病率有一定差別。目前我國痛風的患病率為1%~3%,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飲食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一數據呈逐年上升趨勢。
我國痛風患者平均年齡為48.28歲(男性47.95歲,女性53.14歲),逐步趨年輕化,男女比例為15∶1,超過50%的痛風患者為超重或肥胖。但痛風在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
2020年5月29日(周五)10:00-11:00,“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將邀請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曾小峰進行視頻直播,為痛風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全面有效的指導。
專家介紹:
曾小峰,“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博士生/博士后導師、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亞太風濕病學會聯盟(APLAR)副主席、中國醫師協會常務理事及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第九、十屆主任委員、中國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與關節及風濕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北京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CSTAR)和國家風濕病數據中心(CRDC)負責人、EUSTAR(EULAR Scleroderma Trials and Research,EUSTAR)中國中心負責人、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委員、第18屆APLAR大會主席、第10屆歐洲狼瘡大會科學委員會委員、第10、11屆國際自身免疫病大會顧問委員會委員。
擅長:診治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系統性血管炎等各種風濕免疫病。
痛風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1、藥物誘發因素
一些可影響腎臟的尿酸排泄能力,從而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的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環孢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煙酸、華法林、小劑量阿司匹林等。
2、富含嘌呤的食物攝入
肉類、動物內臟及部分海鮮(如貝類)飲食中嘌呤含量過高,可被身體分解為尿酸,大量攝入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3、飲酒
過量的酒精攝入是痛風發作的獨立危險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其誘發痛風的風險最高。
4、其他疾病
患有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銀屑病、肥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這些疾病均與高尿酸血癥相關,疊加其他危險因素時更容易導致痛風發作。
如何提問和收看直播:
一、下載人民好醫生App,進入“名醫直播”欄目進行提問。
更多貼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醫直播互動,請關注人民好醫生APP
直播在人民好醫生App進行,請務必下載App提問,掃描二維碼,或在蘋果市場、安卓市場搜索“人民好醫生”。現在就可提問,提問靠前,醫生優先解答。
二、關注人民健康公眾微信號(微信號:rmwjkpd),右下角點擊健康互動 “下載人民好醫生App”,下載后進入客戶端提問。
重要提示:
提問盡可能詳盡,如年齡、性別、具體癥狀等寫清楚。診斷證明、照片可在“提問框”右下角內添加圖片發送。
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只提供疾病咨詢、就診建議,作為您的就醫參考,不做具體診斷和開處方。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