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
顧晉:早篩早診規范治療 把握治療直腸癌先機
人民網北京5月23日電 (董童)2020年5月23日晚,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做客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 “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人民健康、人民好醫生客戶端與中國抗癌協會共同舉辦的“聚焦腫瘤早診早治,促進人民健康”專場論壇上,顧晉表示,要通過早期篩查、加強宣傳和規范化治療來提高結直腸癌的診療水平。
據相關資料顯示,與國際相比,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處于中低水平,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患者總數居高不下,我國結直腸癌治療水平與國際上還存在一定差異。
對此,顧晉認為,可以借鑒國外經驗整體提高中國結直腸癌診療水平。“首先要進行早期篩查。我國目前還沒有將這一檢查在全國范圍內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且基于全國的結直腸癌的早期篩查還沒有形成醫保能夠報銷的制度。而在國外,有關政策明確規定,居民到50歲后,必須要去醫院進行篩查且醫保是可以完全覆蓋的。對于直腸癌的早期篩查,目前已經有很多方式,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經濟的檢查方法,并進行逐步推動。”
“其次,是要加強結直腸癌防控知識的宣傳。比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不健康、吸煙、飲酒,不運動,這些都是引起結直腸癌的重要因素。另外,大家還要了解家族是否有家族病史,因為現在有很多家庭有聚集的現象,應該盡早期到醫院檢查。”顧晉表示。
“最后,就是要提高治愈率。在早期診斷的同時,醫院治療的規范化非常重要。腸癌的治療方面,目前在我國縣級醫院就可以進行手術治療,但手術是否規范,則是一個大問題。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20)版》已發布,對全國可以起到指導作用。一些醫生在治療的時候不夠規范化,是導致我國現有診療水平和歐美差別較大的重要原因。所以,縣級醫院的治療規范后,才能整體提高我國結直腸癌的診療水平。”顧晉表示。
隨著腫瘤治療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的不斷提高,近年來醫療創新技術的應用,也明顯提高了診療診治水平。
對此,顧晉表示,醫療創新技術目前正在從診斷水平和手術檢查的技術兩方面助力腫瘤領域的發展。他說:“在診斷水平上,原來查腫瘤的標志物是在血液里,現在可以通過糞便和血液都可以查到關于結直腸癌的蛛絲馬跡。在檢測時,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預測息肉、腺瘤等早期病變。在手術檢查時,可以運用高清內鏡和熒光,讓腫瘤顯示的更清楚。在進行局部切除時,通過ESD技術、影像技術和手術微創技術,可以讓患者創傷更小,恢復更快。相信未來通過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能夠給更多的腫瘤患者帶來更多的福利。”
人民好醫生APP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