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重排查補短板 疫情防控做好常態化管理
人民網北京5月13日電 (李軼群)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全國疫情阻擊戰也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從應急狀態進入到常態化防控狀態。就如何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五方面20條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常態化防控工作措施。
賀青華介紹,一是預防為主,做好個人防護常態化。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公筷制、少聚餐,這些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行為方式不僅能夠防控新冠肺炎,也能夠防控其他傳染病,是很好的措施,希望這些良好的習慣變成我們生活的常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二是專群結合,以專為主,做好專業機構防控工作常態化。賀青華介紹,這是要將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基本方略貫穿到專業機構的日常工作中,變成專業人員的自覺行動,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時發現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如何及時發現傳染源?賀青華表示,這對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這些專業機構的核酸檢測能力提出要求。病毒看不見、摸不著,必須要有檢測能力。目前有1300多個縣沒有發生過疫情。對此,我們一定要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束手無策。要科學的劃定防控區域的最小單元,果斷采取精準圍堵,實現對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
三是突出重點,做好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防控工作常態化。賀青華表示,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面開放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分類有序地開放其他公共娛樂場所。醫療機構、學校、養老機構、監管場所等重點機構要根據機構特點認真進行排查,補齊短板,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對老年人、兒童等重點人群加強個人防護指導,降低受疫情影響的風險。
四是強化科技支撐,提升常態化防控工作科技含量。賀青華指出,對此一方面要推進疫苗、藥物的科技攻關,推進快速檢測試劑和設備研發,強化醫療機構、疾控機構、海關檢疫機構和第三方社會檢測機構能力建設,加快推進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和其他人群愿檢盡檢。另一方面要發揮大數據的作用,落實健康碼互通互認,推進人員有序流動。
五是落實四方責任,使防控工作全面常態化。即全面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的屬地責任、系統部門的主管部門、企業事業單位的主體責任、家庭個人的自我防護責任,形成防控合力,促進防控工作的全面常態化。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