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長談援鄂收獲:我感受到了危難時刻人性的“善與美”
人民網北京5月12日電 (王國菁)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參加援鄂抗疫和長期從事傳染病護理相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北京老年醫院內科總護士長紀冬梅表示,援鄂期間護士完成的護理工作,小到喂飯、喂水等生活護理,大到呼吸機監測、氣道管理等專科護理。
紀冬梅介紹,部分老年患者,不會用手機或者病情危重用不了手機時,護士又成為了他們的通信使者。曾經代替患者去其他病房看過親人,帶來彼此的問候,也曾經為老人打開視頻或者通過語音建立與家人的聯系,還坐在危重癥患者床前一字一句念來自家人的信件。
“每當這個時候,都能看到患者眼中閃爍的淚光,我們知道那是特別開心和特別感動的淚。”紀冬梅認為,恰恰是這份惦記,成了很多老人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紀冬梅介紹,當護士遇到氣管插管這種高風險操作的時候,在準備期間或多或少也有所顧慮,但是當真正面對患者的時候,手上的操作是連貫性的,腦子里想的也都是患者。尤其是氣管插管都是危重癥患者,當面臨搶救的時候,護士真的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再顧忌其他的。
“說到在武漢,我也挺有遺憾的,因為我們和武漢醫護人員并肩作戰了65天,但是沒有摘下口罩,沒有見過彼此的真顏。”紀冬梅稱,我們曾經護理過345個患者,有的患者出院的時候說,護士,我真想看看你的模樣,但是他的這種愿望也沒有實現。所以,心里留有這樣的遺憾。
“如果你覺得天上的星星閃亮,那是因為你沒有看到過護士的眼睛。”紀冬梅表示,在“5.12”護士節這一天,我想說,如果可以摘下口罩的話,護士不僅有星星般閃亮的眼睛,護士也有太陽般溫暖的臉龐。
說到在武漢的收獲,紀冬梅認為,最大的收獲是讓我感受到了這種危難時刻人性的善與美。她表示,在婦女節的那天,兩個護士因搶救病人沒有趕上晚上六點多的班車,當時她們準備自己走回駐地。但是天起了雨,她們就抱著試試的心態給司機師傅打了一個電話,當她們走出醫院大門的時候,發現接她們的不是班車,是私家車。后來才知道司機師傅已經下班了,把車交回了公司,接到護士的電話,他放下飯碗,開上自己的車就來了。
“當時司機師傅說,你們是來幫助武漢的,作為武漢人,為你們服務好,是我的本份。”紀冬梅稱,在支援武漢的65天里,類似這樣的小事發生了很多。
紀冬梅表示,正是透過這些點滴的小事,讓我看到人性最閃光的片段。在這兒,我想向與我們并肩作戰的武漢護理同仁們,向曾經給我們幫助過的工勤人員們,向武漢英雄的人民們表示致敬。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