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倡導:高尿酸血癥診治“多學科協作 全方位管理”
今年4月20日是第五個“420 全民關注痛風日”,在生活中大家常常把痛風和高尿酸聯系在一起,其實大家熟知的痛風只是高尿酸血癥的并發癥之一。420 這個數字正是高尿酸血癥的診斷臨界值,如果非同日兩次的血尿酸水平都超過 420umol/L 即可確診。
由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曾小峰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鄒和建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古潔若教授、北京醫院郭立新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和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梅長林教授共同攜手與來自風濕免疫、心內、腎內、糖尿病、心腦血管領域的權威專家們自4月17日到22日,連續 5 天通過「優醫邦互聯網醫院」和「優醫學院」平臺,開展線上義診和疾病科普課程。
4月20日,由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痛風專業委員會(學組)和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風濕免疫分會痛風學組共同組織“420全民關注痛風日”線上義診活動和學術研討會,上線人次超過45.5萬。
尿酸高可致多器官受損,并且互相傷害
危害1:痛風——首發癥狀為關節炎
“痛風首次發生時往往是急性的關節疼痛。”北京協和醫院曾小峰教授解釋說,隨著血尿酸水平增高,痛風的患病率也逐漸升高,當不能代謝的尿酸鹽結晶沉積到關節內就會導致關節破壞,進而引起急性或是慢性關節炎,也稱為痛風性關節炎。
危害2:糖尿病——尿酸異常導致血糖難控
“高尿酸血癥和糖尿病就像是一根藤上結的兩個苦瓜,彼此聯系,互相影響。”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解釋說,在2型糖尿病中大約有近30%合并有高尿酸血癥,而血尿酸每升高1mg/dl,糖尿病的風險就升高6-27%, 因此在高尿酸血癥群體中有大量的糖尿病患者。同時,高血糖導致的代謝紊亂和胰島素抵抗,又會抑制腎臟的尿酸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兩者互為因果,互相影響。
危害3:腎病——尿毒癥發作時間提前
“高尿酸血癥很容易“傷腎”,可致急性尿酸性腎病、慢性尿酸鹽腎病以及腎結石,最后引起腎臟功能喪失而發展為終末期腎衰竭。”解放軍腎臟病研究所所長、上海長征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梅長林教授解說道,這兩種疾病互相傷害,并形成惡性循環。因為腎臟作為排泄尿酸最主要的器官,當腎臟功能減退時,腎臟排泄尿酸的功能也隨之下降,血中尿酸增高又加重了高尿酸血癥。
另外,高尿酸血癥還會加重高血壓,從而引起腎臟纖維化,使腎臟硬化的發展速度更快,需要腎臟替代治療(透析)的時間提前。“本來腎臟病發展慢,可以過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進入透析治療。高尿酸血癥加重了腎臟病進程,讓病人更快出現尿毒癥。”梅長林教授說。
危害4:心血管——損傷血管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霍勇教授指出,有痛風的患者會發生血管鈣化、冠狀動脈病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比例較高,同時對心臟的威脅也是隨著尿酸增高而進一步加重的。持續的高尿酸會對心臟和血管造成損傷,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還可能會與高血壓、高脂血癥一起,作為聯合危險因素,導致血管壁炎癥或進一步導致血管壁平滑肌的細胞增殖及氧化應激,加重合并癥。具體每一位患者的尿酸水平如何,跟心血管疾病的病程和程度有關,不同種類發病率不一樣。
提升規范化治療,“互聯網+醫療”助力全病程長期管理
“目前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接受規范治療不到30%。“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鄒和建教授指出,很多醫生覺得高尿酸血癥是常見病,憑借自己的經驗給患者進行診治,診療水平參差不齊。
2019年發布的《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中,對什么時候開始降尿酸治療,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怎么治,以及合并出現痛風、慢性腎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的治療都有清晰的臨床推薦,有望減少不規范的治療。“相信經過3~5年的時間,規范的治療率應該能夠達到90%以上,中國的高尿酸血癥的診療和預防應該能達到和其他慢病一樣的水平。”鄒和建教授表示。
復星醫藥副總裁、萬邦醫藥聯席CEO李勝利介紹,今年“420全民關注痛風日”,從4月10日至30日,萬邦醫藥聯合全國24個省市近500家連鎖藥店、超過1600家公立醫院,由來自風濕免疫、心內、腎內、糖尿病領域的共計近700位醫學專家,利用“互聯網+”醫療及科普平臺,為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搭建“云梯”。“利用‘互聯網+’的醫療模式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復查、復診依從性,提升慢病服務的完整性和持續性。“李勝利表示,”這不僅幫助了醫生更有效實施高尿酸血癥管理方案,也能讓患者養成疾病的自我管理和隨訪意識,從而降低高尿酸血癥的危害。”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