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
兩種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批臨床試驗
● 中國3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1個為腺病毒載體疫苗,2個為滅活疫苗 <br>● 腺病毒載體疫苗于4月9日開始招募2期臨床試驗志愿者 <br>● 已獲臨床批件正開展臨床救治藥物有4項
記者從今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已經有3個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其中,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研究,已于3月底完成了一期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接種工作,并于4月9日開始招募二期臨床試驗志愿者,這是全球首個啟動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4月12日,國家藥監局批準了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申請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也進入了臨床試驗;4月13日,又批準了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滅活疫苗開展臨床試驗。應該講,這是連續兩天對滅活疫苗進行審批開展臨床試驗。
據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疫情發生之初,科研攻關組就將疫苗的研發作為主攻方向之一,為了更大限度提升疫苗研發成功率,在梳理分析不同的技術基礎和可能性之后,科研攻關組按照病毒的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5條技術路線,共布局12項研發任務,目前均在穩步推進。
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已經完成疫苗毒株的構建和質檢方法的建立,正在進行質量工藝研究和質量鑒定,中試生產、動物攻毒實驗和安全性評價實驗也在同期開展。重組蛋白疫苗已經完成了毒種的構建,正在開展細胞和毒種鑒定和遺傳穩定性考察、動物攻毒實驗和安全性評價實驗。核酸疫苗方面,也進入到動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的研究階段,并同步開展臨床樣品的制備和質量的檢定工作。
吳遠彬表示,疫苗盡管是應急項目,但還是特別強調科學性、程序性,所以目前我國研發最快的,像腺病毒載體疫苗已經啟動二期臨床試驗,還要進行三期的臨床試驗,將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才能夠最后確定是否進行使用,還有審批等程序。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介紹,疫情發生后,科研攻關組把“可治”作為藥物研發與臨床救治相關科研攻關項目的主要目標,累計部署了27個項目。統計顯示,承擔科研攻關任務的單位多達152家,包括醫院、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參與科研人員超3200人,包括多名院士在內的項目負責人一直奮戰在武漢臨床救治的一線,涉及藥品和相應的研發技術共34項。目前,已獲得臨床批件正在開展臨床救治藥物有4項,形成指導意見或專家共識5項,超過10項成果已被納入臨床診療方案中。
這些成果包括通過科研攻關形成了磷酸氯喹、法匹拉韋以及中醫藥等主打藥品格局;在武漢已經完成了超過200例的干細胞治療;截至目前,全國已經采集了超過2000份恢復期血漿,臨床上的應用超過700例。(記者熊建)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