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局:六項措施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 (李軼群)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民用航空局運輸司二級巡視員靳軍號表示,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加劇醫療物資緊缺局面。民航局專門成立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緊緊圍繞中國產業國際供應鏈的保通、保運、保供,認真謀劃、精準施策,主要從六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降低國際航空貨運成本。近期民航局出臺了5方面16條措施,包括免征民航發展基金,降低機場收費、空管收費和航空煤油進銷差價等,積極推進降費減負;安排資金,對承運重大專項運輸任務的貨運航班和包機給予補貼。
二是提升貨運航線航班審批效率。民航局于4月3日正式下發《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國際航空貨運建立審批“綠色通道”的通知》,明確審批流程簡化、運行規范偏離、評估程序豁免、申請時限縮短以及7*24小時系統在線自動受理等具體舉措,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確保“綠色通道”暢通。
三是鼓勵客運航空公司使用客機執行全貨運航班,即客改貨,以此來彌補當前全貨機運力不足。民航局主要通過豁免航空公司此類運行的航權、時刻和預先飛行計劃許可申請等方式,鼓勵航空公司將客運航班閑置運力用于貨物運輸。上述政策實施后,截至4月11日,已批復中外航司申請的定期客改貨航班每周656班,加班包機客改貨航班總計1685班。
四是采用“點對點”貨運包機形式,解決客運“減量”后通達性不足的問題。近期,支持郵政航空增加到日韓及周邊貨運包機80班,基本解決前期反映比較突出的郵件、快件積壓問題。
五是加強“運貿對接”,民航局積極會同商務部建立外貿外資企業與航空運輸企業供需精準對接機制,“政府搭建平臺、企業商業化合作”。3月27日下發通知,要求國內各航司制定工作方案,組建專門團隊,指定專人對接,破解信息不對稱、供需不匹配難題,全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4月7日,已將第一批參與供需對接機制的25家航空公司信息反饋商務部。
六是針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運輸需求,民航局及時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以開通臨時航班或包機的形式,著力防范供應鏈“斷鏈”風險。
“目前,上述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能夠滿足物資供應需求。” 靳軍號說。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