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微血管病變“硬核”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0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領銜團隊完成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獎是年度生命科學領域的最高獎。
本次獲獎的項目“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既包括了中醫理論原創性研究成果——中醫脈絡學說的系統構建,又有中藥臨床深入研究及其防治心血管病的重大突破。
談及本次獲獎,吳以嶺指出:“獲獎項目分別從理論、機制、臨床三個方面開展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構建了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的脈絡學說,屬于中醫藥學術研究的重大理論原創成果。”
吳以嶺院士帶領團隊構建了絡病證治、脈絡學說、氣絡學說三大理論體系,建立以中醫絡病理論創新為指導的新藥研發技術體系。
從2005年開始,吳以嶺院士帶領團隊開展研究,對研究數據3.3萬多條進行分析,揭示了微血管病變是一個包括微血管內皮細胞為核心和啟動因素,血液成分、神經體液調節共同參與心、腦、腎這些臟器細胞結構功能損傷的多維時空、動態演變的復雜網絡病變規律。
課題組采取了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隨機、雙盲、多中心、安慰劑平行對照的臨床循證醫學,證實通心絡膠囊治療急性心梗無再流循證研究證實能夠縮小心梗面積、改善心功能,療效提高20%。
本次獲獎項目對冠心病心梗、心律失常、慢性心衰這三個環節進行深入研究,使通心絡、參松養心、芪藶強心膠囊對這三大疾病的治療更具療效,對微血管的保護具有較大優勢。
該項目對通心絡膠囊進行深入研究,經過臨床試驗、研究證實,通心絡膠囊可顯著保護微血管內皮細胞完整性,明顯縮小心肌無再流面積,療效提高20%,為解決這一困擾心血管領域的世界性難題提供了循證醫學證據。
大量醫學研究表明,通心絡膠囊可多角度全面保護人體整個血管系統,有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獲獎的項目相繼開展了參松養心膠囊針對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竇性心動過緩伴室性早搏的循證醫學研究,研究結果有力地證明了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衰伴室早效果顯著,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藥物,填補了竇性心動過緩伴室性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調律的藥物治療空白。
本次獲獎的項目對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開展了循證醫學研究,臨床研究結果證實在國際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芪藶強心膠囊,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16%,改善心功能,減少復合終點事件發生率。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