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以健康險聯動醫改 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2019年12月3日,為進一步落實中國銀保監會政策要求,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由人民網舉辦的“助力國家戰略 賦能美好生活”第二屆中國保險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在該論壇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圍繞“以健康險聯動醫改 助推健康中國建設”這一主題,建議要統籌設計健康險和醫改的方案,通過健康險和醫改聯動試點,來提升健康險專業化經營水平,拓展健康險價值鏈,控制醫療成本,統籌協調人民群眾日益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并推動保險資金進行醫療產業投資,實現醫療產業、健康險與醫療改革的多贏。
健康服務模式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孫潔教授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鎮化、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健康模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發生轉變,健康保障和健康服務成為人民群眾的剛性需求。“健康中國”戰略對健康險發展提出了許多新期待、新要求。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全文提及健康保險多次。在“健康中國”建設總體框架下,《“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相繼出臺,明確提出“要豐富健康保險產品,大力發展消費型健康保險”“鼓勵開發與健康管理服務相關的健康保險產品”等支持措施。這就要求商業健康險在發揮保障功能的同時,在健康服務領域要進一步發揮作用,要將健康險作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加大力度發展,同時健康管理也伴隨著健康保險的發展,也要成為健康保險的一個重要服務領域,要符合“以健康為中心”的模式轉變,這也是與我們國家對健康險的定位和功能、屬性是相切合的。
保險與醫療產業相融合是大勢所趨
孫潔教授指出,我國保險公司的健康險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尚未打通產品與服務的有效鏈接,在健康保險服務領域相對較弱,醫療體系仍不健全。
保險公司通過投資醫院可實現與醫療機構的戰略化合作,建立與醫療機構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通過加強對醫療行為的管控和約束來實現雙方利益的整合與趨同,促進醫患信息透明、降低道德風險和逆選擇,最終達到控制和降低醫療風險的目的。
此外,保險公司對醫療機構及養老產業的投入也有利于數據整合。目前健康險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務碎片化特征明顯,尚缺乏健康醫療大數據作為底層數據支持。保險公司通過與醫療機構合作來突破健康數據采集的瓶頸,從而實現大數據對健康保險產品的精準定價,進一步解決健康險數據基礎弱等定價不夠合理的問題。保險公司的參與將推動構建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加快健康產業鏈“醫、養、藥、護”機構的廣泛合作。
健康險與醫改聯動可以實現多贏
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健康險成為推進醫改的重要抓手,撬動人們的健康醫療需求快速釋放。
孫潔表示,健康險作為整個健康與醫療產業鏈條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與醫療機構創建緊密的合作。目前,中國的“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正在轉向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或多層次的醫療服務的需求。現在面臨的是要滿足不同層次醫療服務的訴求,追求的是醫療服務的質量。建議統籌設計保險資金醫療產業投資、健康險與醫改方案,統籌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和健康險經營性問題,通過保險資金投資、健康險與醫改深度聯動等方式實現多贏。
此外,健康險產品的配套服務覆蓋能力仍表現不足,客戶對健康險產品的服務體驗仍不充分。保險公司或可通過主動介入客戶的風險管理過程,在健康險的服務中引入健康促進、慢病管理、疾病護理等健康管理手段,將客戶健康風險管理前置化,從根源上降低賠付風險。孫潔表示,一旦醫療風險得到控制或降低,相應的健康保險費率和賠付率都會降低,保險公司會實現健康保險產品的經營利潤。同時保險公司投資醫療機構,通過醫院盈利可以實現投資收益,促進保險公司資金運營的收益率提高。
在健康中國戰略和保險“回歸保障本源”的背景下,健康保險作為整個健康與醫療產業鏈條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與醫療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健康保險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聯動醫改,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