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營銷誤導年輕人
張 健
近年來,電子煙產業迅猛崛起,但隨著人們對電子煙的認識逐漸深入,其健康危害不斷被各國警告。尤其是近日,美國出現首例疑似電子煙致死案例,再次引發熱議。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報告,截至9月6日,已發現450多起與使用電子煙有關的嚴重肺病病例,疑似電子煙致死案例至少有5例。在如今控煙政策日趨嚴格的背景下,電子煙該何去何從?
“健康替煙”站不住腳
全球七成以上的電子煙消費市場在歐美國家(美國占據近一半),但電子煙最早起源于中國。2003年,沈陽藥劑師韓力為了戒煙,發明了由電池、加熱蒸發裝置和裝有煙液的煙管組成的卷煙替代品——電子煙。煙液中有尼古丁、食用香料等成分,通過加熱霧化后,吸食者就可“吞云吐霧”。因為使用中無需燃燒,可規避焦油等不完全燃燒的有害產物,該電子煙(品牌名為“如煙”)在2005年面市后,主打賣點便是“健康吸煙”。在“吸煙有害健康”的共識下,這款電子煙迎合了人們替煙的需求,第一年銷量就破了億。不過,后來由于媒體曝光“如煙”戒煙效果造假,其銷量大幅受挫,最后被一家英國公司收購,轉向海外市場。沒想到,電子煙受到了更重視健康的歐美市場歡迎。
如今,“電子煙危害小于煙草”成了煙草公司的宣傳亮點。世界第一大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國際公司還引領了一場“不燃燒香煙”潮流,聲稱電子煙是“更健康的選擇”。在國內,電子煙是近幾年才迅速發展起來,幾乎所有商家都在用“戒煙神器”“清肺”等旗號大肆推廣。但隨著研究深入,電子煙“健康替煙”的形象逐漸被動搖。
9月6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發表多篇研究證明,吸食電子煙等產品會造成嚴重的肺損傷。8月,美國科學期刊《放射學》上有研究指出,即使是初次吸食電子煙,也會對心血管功能造成影響。5月,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稱,美國主流的75款電子煙中,近1/4的樣本含有與大腸桿菌和衣原體相關的細菌毒素,這可能導致哮喘、肺部衰竭等疾病。此外,電子煙還存在電池爆炸、煙液滲透、高溫燙傷等安全風險。美國消防管理局報告,2009~2016年間,至少有195起電子煙爆炸或起火事件。
“電子煙損害健康已在醫學界達成共識,‘健康替煙’站不住腳。”中日友好醫院煙草病學與戒煙中心主任、中國戒煙聯盟秘書長、世界衛生組織戒煙與呼吸病防治合作中心執行主任肖丹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多數電子煙仍包含尼古丁,仍會使人上癮,增加轉向使用卷煙的風險。即使有些電子煙宣稱不含尼古丁,其中的丙二醇、甘油及其他雜質也是可能的有害物質,比如,丙二醇是低毒類物質,可能引起腎臟障礙,有國家已禁止在食品工業中使用。
營銷瞄準年輕人
電子煙被詬病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它成了很多青少年吸食的“第一支煙”。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數據稱,電子煙是美國中學生最常用的煙草產品,2018 年,美國有360萬中學生吸食電子煙。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曾多次警告煙草企業:“不得將市場瞄準年輕人”。在我國,青少年控煙志愿者聯盟已將“拒吸電子煙”作為校園控煙的重要宣傳內容。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調查顯示,我國使用電子煙人群以15~24歲的年輕人為主,且最主要獲取途徑是互聯網。
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電子煙后發現,其價格從幾十元到一千元不等,雖然頁面提示未成年人禁止吸煙,但只是形同虛設,購買時無需認證或詢問,就可獲得。此外,記者看到,商家除使用“戒煙神器”等宣傳語外,多樣化口味也是一大賣點。很多商家主打薄荷、芒果、菠蘿等水果口味,還有老冰棍、煙草、綠豆沙、巧克力等。買家紛紛表示“煙霧大,抽完嘴巴甜甜的”“水果味,不會嗆到別人,自己也健康吸煙”……
記者還走訪了KTV、酒吧和一些商業中心等年輕人聚集的地方,發現時不時就能見到推銷電子煙的攤位。在北京市朝陽區世貿天階商場附近的一個電子煙攤位,24歲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我沒吸過(卷)煙,不過電子煙的口味很好。”另一位20多歲的女士說:“陳冠希、楊穎(二人均為公眾人物)都抽電子煙,我看著挺好玩的,也想試試。”
“我國電子煙尚處于控煙政策的模糊地帶,未成年人購買電子煙比卷煙容易,各種營銷宣稱的‘電子煙無害且有助戒煙’,也使年輕人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甚至出現誤區,對年輕人健康及控煙目標的實現帶來了負面影響。”肖丹說,很多商家還通過社交網絡發布視頻或圖片,介紹電子煙煙霧產生的各種花式圖案,引發強烈視覺刺激,塑造一種“酷文化”來吸引年輕人嘗試。
呼吁監管條例盡早出臺
“電子煙監管條例需盡早出臺,以防可能培育更多年輕新煙民。”肖丹說,在全球195個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中,含尼古丁的電子煙已在30個國家被禁止,65個國家受到監管。我國電子煙監管也提上日程, 7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電子煙的危害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并透露正計劃通過立法監管。最后,肖丹呼吁公眾:1.我國的戒煙指南不推薦使用電子煙戒煙。電子煙用于戒煙的療效和安全性尚缺乏足夠證據。有效提高長期戒煙成功率的方法包括:戒煙勸誡、戒煙咨詢、戒煙熱線及戒煙藥物治療。2.加強監管電子煙營銷行為。電子煙商家討好年輕消費群體,應該引起注意,尤其是有公眾人物公開代言電子煙,形成了不良引導,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3.媒體要宣傳戒煙觀念,不能大肆宣傳甚至炒作電子煙能夠替代卷煙或幫助戒煙。4.不吸煙對健康最有益。大家應盡量避免使用一切煙草制品,尤其對于從未吸過煙的年輕人來說,一定不要去嘗試使用電子煙。此外,有吸煙史的父母應重視戒煙,不要給下一代樹立錯誤的榜樣。▲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