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肥胖率10年增長2倍 專家:管住嘴邁開腿不做“小胖墩”
人民網北京8月12日電(王國菁)聯合國糧農組織(FAO)7月15日發布的《2019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中提到,每個年齡段人群都面臨肥胖問題。其中,學齡段人群成為肥胖高發群體。
在我國,兒童肥胖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第四次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全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在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時間增長了2倍,超重率增長1倍。
兒童期肥胖不僅會對其當前的身體發育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還將增加成年后肥胖相關慢性病的發病風險。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響了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健康,讓正值成長發育的兒童青少年變成了“小胖墩”?
糖類攝入量過高 倡導天然甜味物質
“糖類攝入過高是導致兒童肥胖的原因之一。”中國疾控中心營養研究所所長丁鋼強在衛健委發布會上公開表示,2014年調查發現,3~17歲常喝飲料的兒童、青少年,僅從飲料中攝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過總能量的5%,城市兒童遠遠高于農村兒童,且呈上升趨勢,由此帶來的超重、肥胖問題也日漸突出。
添加糖,顧名思義,是指包括由生產商、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分。
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飲料含有較高的添加糖。2018年,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組織全國相關領域專家編寫的《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含糖飲料的生產和銷售不斷增長,兒童飲用含糖飲料的行為越來越普遍,飲用量也顯著增加。
對于糖類攝入過多的問題,丁鋼強表示,要盡快研究制定我國兒童添加蔗糖攝入的限量指導,倡導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飲料替代飲用,鼓勵消費者減少蔗糖攝入量。
蔬果攝入量不足 保證每日一斤菜半斤果
與添加糖攝入量超標相反的是蔬果攝入量不足。2016年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在西安舉行的中國兒童青少年營養及健康研究成果國家級報告會上,專家表示,兒童青少年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的攝入量達不到相應的標準。
今年全民營養周期間,部分省市公布的居民蔬果攝入量數據也顯示,居民蔬果攝入量不足。大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學校衛生所宋曉昀介紹,本市45%的居民每日蔬菜攝入量不足,43.7%的居民需要增加深色蔬菜的攝入,47%的居民每日水果攝入量偏低, 七成以上的3~14歲兒童青少年需要多吃蔬菜。
針對國民蔬果攝入量不足,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冠生建議,應保證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一個人每天應該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脂肪攝入量超標 少吃畜肉首選魚禽類
此外,兒童青少年群體還存在脂肪攝入過多的問題。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在2005到2015年間,我國城鄉居民糧谷類食物攝入量保持穩定,總蛋白質攝入量基本持平,脂肪攝入量過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過30%。
脂肪攝入過多,會造成肥胖,帶來一系列代謝相關疾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學生營養室研究員張倩在接受采訪時曾指出,豬肉、牛肉、羊肉等畜肉含的脂肪量相對比較高,且都是飽和脂肪酸。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易造成肥胖,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張倩表示,兒童青少年首先適當多吃魚類,其次是各種禽類,最后是畜肉(推薦多吃一點牛肉、羊肉)。
學生運動時間不容樂觀 需協力推進
隨著城市化及交通方式的轉變,兒童越來越缺乏運動也是導致肥胖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2016年受教育部委托,由上海體育學院承擔的“全國中小學生體育健身效果調研”中,對全國32個省市,近100,000名中小學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中高強度運動時間不容樂觀。
上海體育學院校長陳佩杰在“健康中國行動”之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2016、2017、2018三年調查數據來看,學生體質健康的整體優良率分別為26.5%、29.3%、30.3%。
兒童青少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雖然學生的體質健康整體優良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但仍存在鍛煉場地有限、家長對孩子運動重視度不夠等問題。
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國目前所有學校的足球場地,包括五人制、八人制、十一人制一共12萬片,按照300人以上的學校來統計,平均每校只有0.5片足球場。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衛健委召開的“健康中國行動”之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在很多歐洲國家,周末或節假日家長會帶孩子們參加體育鍛煉,也會帶孩子走很遠的路,到很遠的地方,還會參加體育競賽活動。這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中國這樣的家庭或者這樣的家長還是極少數的。
圍繞如何增強中小學生體育運動時間和質量,王登峰表示將加強體育與健康課和課外鍛煉時間,讓孩子們有更多時間到陽光下,到運動場。同時,為了實現學校體育的內容和目標,要加大體育師資力量建設和場地設施建設。
王登峰同時建議,家長對孩子們在假期的活動要有個統籌安排,鼓勵孩子多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