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蓮見疫苗”真能防癌嗎?
業內人士指出細胞治療尚未成熟,患者要慎用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患上癌癥。如果有一種“癌癥疫苗”,健康人可以用來預防癌癥,癌癥患者可以用來防止復發,你會不會去購買?答案是肯定的。近日,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以及日本代購群,一種來自日本的“蓮見疫苗”頗為紅火。不過,記者從多個渠道了解到,“蓮見疫苗”并沒有那么神奇,至今也并沒有獲得主流醫學認可。業內人士提醒,類似的細胞療法在全世界來說也尚未成熟,患者或家屬要有清醒認識。
“蓮見疫苗”未獲主流醫學認可
“有沒有用過蓮見疫苗的病友,網上看可以預防癌癥的復發,很是糾結,不知道真的假的?”類似的信息在不少網站可見。
到底何為“蓮見疫苗”?根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該疫苗“由日本蓮見喜一郎于1948年研發而成,并歷經數十年發展”“2005年已經在日本正式上市,并獲得美國FDA認證,已經有數萬人接受了治療”。記者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看到,關于“蓮見疫苗”的介紹大同小異,分為癌癥預防型和癌癥治療型,前者可以通過郵寄渠道購買自行注射,后者需要到日本診所進行私人定制。
“我就六個字:不靠譜,不要打!”針對最近在日本代購群和小紅書很火的蓮見疫苗,盛諾一家醫學部總監莊時利和的態度相當堅決。盛諾一家是國內最早也是目前規模最大的海外醫療服務機構,2018年有超千人通過該機構赴美國、日本等地跨境就醫。莊時利和本身也是日本北海道大學神經科學碩士,他告訴記者,早在2016年,即不斷有患者來咨詢蓮見疫苗的事情。經過查證,“蓮見疫苗是由珠光會BSL-48診所提供的一種樹突細胞療法,這個診所只有6個醫生。根據該診所官網上的說明,這種免疫療法百分百不能用于健康人群注射。”最關鍵的一點是,與小紅書、代購群里的宣傳不同,從1948年開發到現在70多年,蓮見疫苗至今還未獲得日本厚生省和美國FDA批準。
“該疫苗宣傳是可以涵蓋各類癌癥的預防到治療,但至今全球各大頂級癌癥中心都還沒有研發出一種可以預防治療各類癌癥的疫苗。以乳腺癌為例,在日本和美國的乳腺癌治療指南中,也從未推薦使用蓮見疫苗進行癌癥復發的預防。”莊時利和介紹,在與盛諾一家合作的日本癌研有明等頂級醫院,并無蓮見疫苗的身影。
“細胞療法”未熟先熱
蓮見疫苗究竟賣多少錢?博主們給出的信息不一。有的說是2.6萬元,也有的說是3萬多元,通過日本直郵,可以一周到貨。
從公開資料可見,去年11月,長沙海關下屬的星沙海關,在一個從日本入境郵件中發現18盒共108支“蓮見疫苗”,該批疫苗并無衛生檢疫審批手續,來源和成分不明,存在潛在健康風險,被海關截留。而早在2016年7月,廈門檢驗檢疫局也曾截獲非法入境的生物制品“蓮見疫苗”。
“在日本,沒有明顯證據會帶來危害的一些療法,政府并不會明令禁止。”業內人士指出,有點類似中國的“莆田系”,一般患者很難判斷清楚。“但是如果確實能降低癌癥復發率,就不會只在一家私人診所使用,而日本頂級醫院卻從來不用。”
蓮見疫苗宣稱可提高多種癌癥20%-30%以上的生存率。不過記者在clinicaltrials.gov上搜索“蓮見疫苗”以及檢測該療法成效的科研信息,卻一無所獲。為什么一直未進入主流醫學視野,也未能提供權威科研數據的免疫療法,可以在社交平臺如此火爆?業內人士認為,其中不乏商業因素的推動。
2016年4月的“魏則西事件”,讓細胞免疫治療一時間人人喊打。此后,衛生部門緊急叫停,彼時有不少學者呼吁,不能因噎廢食就此停止細胞療法的臨床科研。2017年美國藥監部門批準諾華CTL019和Kite制藥Yescarta兩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上市,令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非常火熱。根據clinicaltrials.gov數據顯示,全球共有384個CAR-T相關的臨床試驗在進行,其中中國就占了一半以上。但另一方面,國內CAR-T產品還未上市,就迎來了第一起CAR-T醫療糾紛訴訟。2018年,一名確診為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患者,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接受CAR-T細胞治療后死亡,家屬將醫院告上了法庭。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廣州泰和腫瘤醫院院長錢朝南告訴記者,目前細胞治療還在探索階段,沒有成為有公認療效的治療方法,對細胞生產的質控要求也非常之高。“國家目前只允許開始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但僅限于臨床研究,不能向患者收費,也不能用于商業項目。”他指出,學界對細胞治療寄予厚望,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例如現在非常火爆的PD-1免疫療法,有效率在30%左右,研究發現還會有10%存在促進腫瘤生長造成疾病超進展的情況,此外也會有其他過敏反應和副作用。
近年來,關于細胞療法的政策逐漸明朗。2017年底衛健委會同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印發《細胞制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重新啟動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究和注冊申請。2019年3月29日,衛健委發布《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公開征求意見。按照這份管理辦法,醫療機構開展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實行“備案制”,臨床研究項目結束后,可以進行轉化應用備案,開啟收費通道。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細胞治療市場仍存在諸多亂象。“有生物公司私下給病人開展細胞療法并收取十幾萬元的費用,最終病情快速惡化,患者死亡后,該公司選擇與家屬私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主任王順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擔心:細胞治療是未來很好的方向,但目前細胞產品的質量控制令人擔心。
(記者 嚴慧芳)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