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衛健委主任馬曉飛:互聯網是手段,推進醫改是目的
5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銀川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及便民惠民服務工作情況。自2018年7月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獲批以來,寧夏已經成為“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樣板間,目前已建成“衛生云”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整合公共衛生、醫療管理等系統,構建起覆蓋到鄉村的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銀川市衛健委主任馬曉飛在會上表示,互聯網是手段,推進醫改是目的,實現全民健康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圖為銀川市衛健委主任馬曉飛)
馬曉飛表示,銀川市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服務模式,形成了符合中央要求、契合基層實際、順應群眾需求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呈現出良好前景。他系統介紹了銀川市“互聯網+醫療健康”的五個應用體系、五個保障措施,達到了三點成效。”五個應用體系包括建設便民服務體系、遠程診斷體系、線上門診體系、慢病管理和康養體系、產業體系;五個保障措施包括政策保障、監管保障、標準保障、技術保障和服務保障。
馬曉飛介紹說,銀川市通過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達到了三點成效:一是通過資源下沉,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的問題。二是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推進醫改。三是探索出一整套相對完整的低成本、可復制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銀川市通過互聯網賦能基層、資源共享,實現分級診療。”馬曉飛表示,現在銀川通過互聯網手段,基本實現疑難病不出省、大病不出縣、常見病留基層,從而推進分級診療。在推進家庭醫生服務,銀川市通過遠程醫療的手段,借助互聯網各個平臺,組建各個線上的支撐團隊,打包組合拳服務,通過遠程賦能給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就能解決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解決了老百姓的需求,把家庭醫生服務做實。
“下一步銀川將通過互聯網對醫療模式的改變,從而實現對醫療行業內部運行、核心機制和行為的改變。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機制的突破、機制的創新。比如,現在探索建立全市統一的供應鏈平臺和醫療一體化,全市統一的區域處方審核平臺和流轉平臺,包括全市統一的診療服務平臺,這就是把全市作為一個整體,統籌全市醫療資源,然后推進醫改,這是核心問題。”馬曉飛說。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大數據辦處長唐勇林表示,“互聯網+醫療健康”是一個新模式、新業態,寧夏作為西部內陸省份,在醫療資源相對比較短缺的情況下,主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將地區間醫療資源落差形成的勢能,轉化成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動能,利用互聯網+突破時空的優勢,破解資源短缺的難題,探索了一條西部地區趕超的路子。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