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倦乏力可能是腎出了問題
楊璞
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腎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腎臟健康”。第23屆世界腎臟大會發布的最新全球腎病健康報告數據顯示,全球約10%的成年人患有腎病,也就是說,每10人就有1人患腎病。
容易困倦乏力 可能是腎臟求救信號
隨著氣溫一路走高,溫暖的春天真正要來了。很多人有白天困倦乏力的癥狀,常常歸結為“春困”。但是,如果這種癥狀比較明顯,而且長時間不能緩解,有可能是腎臟發出的求救信號。俗話說:“腎臟有病不吭聲”,無明顯誘因的困倦、乏力可能是早期腎病癥狀之一。而這些癥狀對于不少年輕人來說,往往覺得是工作勞累、失眠、壓力大造成的。以為只要好好休息就可得到緩解,但是卻沒有明顯改善,容易被忽視。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科主任徐梅昌介紹說,從中醫的角度來分析,經常感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可能是腎虛的表現。中醫把腎虛分陰虛和陽虛兩種。腎陰虛的主要癥狀是腰膝酸軟、兩腿無力、心煩易怒,還會有眩暈耳鳴、失眠多夢、顴紅潮熱、盜汗等癥狀。腎陽虛的主要癥狀是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
腎病自查“六字訣” 大部分中招盡早就診
徐梅昌提醒,雖然腎病的早期癥狀不是很明顯,但是依然能有“蛛絲馬跡”,及早發現、及時就醫,有助于把對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慢性腎病早期癥狀,大致可以歸納為6個字“腰泡水,夜高倦”。
“腰”為腰痛,特別是單側的持續性腰痛。
“泡”是泡沫尿,尿液經常呈現泡沫狀,且久久不散。
“水”為水腫,眼瞼浮腫、小腿浮腫持續不能消除。
“夜”是夜尿,經常夜尿2次以上,應該做尿常規檢查。
“高”是高血壓,血壓超過140/90mmHg。
“倦”即疲倦,尤其是沒有明顯誘因的困倦乏力、精神不振。
盲目補腎不可取 及時就診是良方
不少人認為很多有補腎功效的中成藥可以經常吃,這樣可以補腎。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徐梅昌介紹說,以六味地黃丸為例,它是中醫滋補腎陰的代表方劑,主治由腎陰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潮熱盜汗、口燥咽干、足跟作痛等癥狀。但由于六味地黃丸組成藥物以滋潤為主,久服過服,易滯脾礙胃,脾胃失和則影響食欲,脾受濕困易致脾虛泄瀉。因此,體內濕熱的人不宜吃、脾胃弱的人不宜、腎陽虛的人更不適合。(楊璞)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