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會辦醫 業內共話品牌塑造與差異化發展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尹莉娜) 3月9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19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已經連續舉辦四屆。
當日,在人民健康與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合作主辦的“中國社會辦醫品牌的塑造與發展”專場論壇上,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當前非公醫療發展迅速,但服務量提升仍不明顯,社會辦醫各界需要在下沉蓄力堅持合規、有序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思考如何實現差異化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優質服務。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武漢市衛生計生執法督察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王濱,華潤醫療黨委書記、總裁成立兵,法政集團董事長、王府醫院院長王廣發,醫聯創始人兼CEO、企鵝杏仁集團CEO王仕銳,陸道培醫院院長陸佩華,深圳龍城醫院院長王玉林,河南圣德醫院院長程紅,北京朝陽中西醫結合急診搶救中心常務副院長魯剛出席了此次論壇。
社會辦醫最好的時代 下沉蓄力健康發展
非公立醫療機構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系列相關政策、文件,不斷推進社會辦醫、加強全國非公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
法政集團董事長、王府醫院院長王廣發表示,“非公醫療發展迎來了最好的時代。但由于非公醫療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問題和瓶頸,因此非公醫療仍需下沉蓄力,打好基礎,堅持合規發展。”
王廣發在論壇上多次提到,合規經營是各類非公立醫療機構必須時刻牢記的底線,不能為了眼前之利,損害非公醫療的整體形象和發展前景。
作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從業者,陸佩華也表示:“對于一個醫療機構來說,要樹立口碑、贏得大眾的認可,需要多年積累。社會辦醫一定不能急功近利,要自覺堅持行業自律,遵守各類相關法律法規,尤其不能過度醫療。”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分析指出,目前我國社會辦醫的資本形態比較多樣,由于資本具有逐利性,如果沒有處理好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關系,就可能出現像早期的魏則西事件、去年的沈陽騙保案等問題。“因此,社會辦醫需要吸取這些教訓,在兼顧社會辦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良性發展,保護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郝德明說。
武漢市衛生計生執法督察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王濱表示,要保障非公醫療健康有序發展,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執法監管力度,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王濱介紹,武漢市衛生計生執法督察總隊自2017年以來推出了醫療機構“四全”綜合監管模式,對醫療機構進行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社會綜合監管,在對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情況進行監督執法的同時,邀請臨床、質控、醫院管理、物價等專業的專家開展醫療服務、診療質量、醫療收費等方面的綜合監督檢查,增強了監督執法工作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提升品牌建設 做百姓放心、認可的非公醫療
郝德明在論壇上說,社會辦醫發展迅速,目前全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已經有52萬多家,占全國醫療機構的52%,非公立醫院20404家,占全國醫院總數的62%。但是,與這個體量相比,非公醫療的服務量很小,大概是20%左右。服務量如不能突破,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優質服務的目標就難以實現。
患者為什么不愿意到社會辦醫機構就診?曾經,社會辦醫給人們留下了“三不”印象——政府不放心、社會不認可、百姓不滿意。
對此,深圳龍城醫院院長王玉林表示,“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醫院應該通過品牌打造,口碑相傳,得到百姓的認可,以此擴大醫院在社會上的品牌影響力。”據他介紹,深圳龍城醫院發展之初,將方向確定為“以康復醫學發展為引領的大專科、小綜合的發展優勢”。隨著品牌發展,患者數量不斷增長,深圳龍城醫院在2017年12月通過了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評審,成為民營醫院為數不多的三級甲等康復醫院。
河南圣德醫院院長程紅認為,在互聯網時代,醫院在進行品牌建設過程中要充分運動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和方法,把醫院的質量、安全、療效放在第一位,運用互聯網做好醫療服務工作。
為此,程紅建議,非公醫療要追求管理科學化、質量安全化、服務人文化、設備先進化、環境舒適化,以及價格誠信化。特別在質量安全方面,對任何醫院來說,質量都是生命線。要嚴格貫徹執行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和診療規范,依法執業,完善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強化醫療服務,建立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機制,落實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機制,保證醫療安全。
加強醫療服務 社會辦醫差異化發展的關鍵
論壇上,談及非公立醫療機構應如何結合自身特色、走出一條差異化的發展道路時,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加強優質的醫療技術服務,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是社會辦醫實現與公立醫院差異化發展的關鍵。
陸道培醫院院長陸佩華提出,作為非公立醫療機構,首先一定要保證技術過硬,這是獲得百姓認可的前提;其次,要將提供優質服務作為差異化發展的重點,時刻為患者著想,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醫聯創始人兼CEO、企鵝杏仁集團CEO王仕銳表示,《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系列文件的出臺豐富了社會辦醫為百姓提供服務的內容。
“比如電子處方的使用就極大方便了患者。”王仕銳舉例說,線下首診后,復診可以在線上進行,由多點執業的線上醫生遠程與隨診的患者做復診,并且開出電子處方。鼓勵在線處方藥的配送,藥品可以從藥廠直接配送到患者的家門口,省去了許多中間流通渠道。
加強行業協作 加速非公醫療融入分級診療體系
在推動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體系的過程中,我國推出了包括分級診療制度,以推動科學有序就醫格局形成,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華潤醫療黨委書記、總裁成立兵認為,作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立醫療機構應當積極響應分級診療政策號召,積極融入分級診療體系。他建議,由協會組織牽頭組成一個非公醫療分級診療的聯盟,一方面可以在非公立醫療機構間形成協作診療網絡,加強專業資源的交流、共享;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患者導流,疏解就診壓力。
北京朝陽中西醫結合急診搶救中心常務副院長魯剛在論壇上談到,該院成立之初走的便是分級診療的發展模式,經過3年粗放型發展,醫院在醫療管理、醫療質量上出現不穩定性等問題。
魯剛介紹,2018年初,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聯合北京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對北京首批社會辦醫開展服務能力和信用評級的“雙評”工作,研究制訂了中國非公醫療機構社會信用等級評級管理辦法和標準,以及服務能力星級管理辦法與標準,建立了行業的標準和規范,建立質控管理體系,對醫院起到指導、促進作用。
郝德明認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作為行業協會,要積極促成行業之間的大協作,建立全國醫療機構協作體,促成“醫協體”和“醫聯體”融合發展,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功能互補,公立與非公立協作共同推動分級診療體系建立。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