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9日16:09 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 手機看新聞
![]() |
龍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主任 |
3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主任龍墨做客由健康時報和人民網·人民健康聯合主辦的2019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關愛兒童 護航成長”專場論壇上,龍墨委員特別提醒,電子產品的過多使用,讓耳機成為兒童青少年聽力健康的一大威脅。
父母都正常,會不會生出聾兒?
龍墨委員介紹說,耳聾的發病率是千分之一到三,按照最低發病率來講,每年我們國家出生寶寶中有二萬左右的聾兒。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出生率增高,聾兒的出生數量也增加。根據我國2006年的殘疾人全國性的調查,0-7歲的聽力殘疾兒童是在13.7萬,每年新增2萬左右。
父母都正常,會不會生出聾兒?龍墨委員告訴我們,是有一定可能的。遺傳性的耳聾在新生兒耳聾中占到了60%。與耳聾相關的遺傳基因絕大部分是隱性的,正常人里面有4%都攜帶有此類基因,看似正常的兩個正常人相結合,后期會有一定比例生出耳聾兒。
龍墨委員指出,防治耳聾從篩查開始,目前我國已經把聽力篩查、苯丙酮尿癥等疾病納入新生兒篩查項目中。篩查有利于聾兒的早發現,但是如何進行干預,如何減少出生缺陷,目前還是急需攻克的難題。
兒童配助聽器、人工耳蝸國家給補助了
新生兒如果出現聽障該怎么治療?龍墨委員坦言,新生兒出生的聽障一般來講是治不了的,目前只有中耳炎和小耳畸形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幼兒聽障主要是通過補償、重建兩方面來解決聽力問題。補償就是聽力器,重建就是人工耳蝸。
“令人欣慰的是我國殘疾兒童有了保障,政府非常重視殘疾兒童的康復工作,我們切身體會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龍墨委員補充道。國家已經從法律上給0-6歲的殘疾兒童有了保障。這個政策出臺以后,31個省全部制定了措施和細則。如果兒童聽障到了殘疾程度,國家免費提供助聽器、人工耳蝸至少一年的康復費用。
長時間戴耳機小心噪聲性耳聾
“青少年長時間戴耳機問題真的該注意了!”龍墨委員指出,青少年噪聲性耳聾,就是因為長時間戴耳機造成的聽力損傷。現在戴耳機太普遍了,青少年幾乎時時戴著,背景噪聲越大,耳機開得就越大。
無論是家長還是青少年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習慣帶來的危害,龍墨委員表示“孩子早期不覺得,時間長了肯定會引起聽力障礙,從暫時性的后期發展為永久性的,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