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卓:推進全民健康管理 應發揮政府主體作用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著名中西醫結合心臟病專家 史大卓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崔元苑) 3月8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19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著名中西醫結合心臟病專家史大卓教授在人民健康聯合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舉辦的“實施全民健康管理 建設全民健康中國”專場論壇上提出,相關政府部門應在全民健康管理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尤其在基層、社區、邊遠地區,把慢病管理、控制慢病危險因素作為政府工作成績考核的一個主要指標。慢病管理需要全社會重視、全民參與,需要倡導健康生活文化,只有政府才能優化社會資源、調動各方積極性,做好這項重要的任務。我國近年來倡導全民戒煙并取得初步成效即是一個好的樣例。
在史大卓看來,健康管理可分為兩類:一是針對個體從生到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基層、社區醫療單位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和大數據,建立完善的健康檔案,建立全過程的健康監護,并和大醫院建立密切的聯動轉診機制;一是全社會或群體層面的健康管理,需要針對慢病危險因素,包括高鹽攝取、吸煙、缺少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高血壓病、肥胖、糖尿病等相關疾病等,進行綜合控制,逐漸形成與健康中國目標相適應的健康文化環境。
史大卓認為,基層醫療體系的完善和基層醫生的積極參與是全民健康管理的基石,是最關鍵的環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層醫療管理體系,從制度層面確保基層醫生的薪酬待遇,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讓醫護人員在基層留得下、留得住、生活好,筑牢全民健康管理的網底,真正提高基層、農村、邊遠地區的健康管理,才能提升全民健康管理。
史大卓表示,在慢病管理中應發揮中醫特色、中醫優勢:第一,陰陽互根、互化、和合,陰陽平衡及中國文化中的中庸等理念,既是中醫養生的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要素,蘊含著極其豐富有效的健康理念,應積極推廣應用;第二,針灸、拔罐、按摩、氣功、五禽戲等適宜的中醫技術,擁有獨特的優勢,可有效緩解許多患者的病痛,將這些技術規范推廣,對基層人群有重要意義;第三,中國醫學應當有自身傳統醫學的文化自信和療效自信,傳統中醫藥的許多理念在現代科學的層面仍顯示出重要的科學價值。對具有我國自主產權的中成藥,目前國內還有許多片面認識,如中成藥不治病,是輔助治療等,但近年來的大量研究證明,許多中成藥不僅改善生活質量,還改善長期愈后效果,研究結果得到國內醫學界和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應制定政策,鼓勵發展、創新和利用,使中醫藥這一傳統瑰寶在我國人群的健康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