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7日21:50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董童)3月7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19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活動在京舉行。在人民網·人民健康聯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舉辦的“保險精準發力 助力脫貧攻堅”主題論壇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燕芳指出,保險業服務精準脫貧,關鍵要建立開展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要做到把發揮保險的主業優勢和扶貧工作相結合,把脫貧和防貧相結合,把產業扶貧和保障性扶貧相結合。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燕芳
周燕芳表示,自己在最初參與政府補充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經辦業務時,了解到農村地區很多人因病致貧、返貧,因此非常關注保險業如何幫助農村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她認為,脫貧攻堅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戰役,在僅剩的兩年時間內任務非常艱巨。
周燕芳指出,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有天然優勢。一方面是因為脫貧攻堅與保險的基本功能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助力脫貧攻堅是保險企業的社會責任。保險行業正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要回歸本源,并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承載著1.26億位客戶的信任,必須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服務民生保障。所以,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是保險企業自身長期健康發展的內在訴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精準脫貧要堅持現行標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加大攻堅力度,提高脫貧質量。確保脫貧要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脫貧工作要建立一個穩定的脫貧攻堅的長效機制。
周燕芳認為,保險公司助力脫貧攻堅,同樣要建立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需要做到三點:
首先要把發揮保險的主業優勢和扶貧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保險的功能作用,把提高貧困地區保險服務水平作為工作主線。在業務開展中,保險企業一方面應積極與政府合作,通過健全保險服務網絡、應用新技術,提升風險管理的水平、加大保險保障力度;另一方面應堅持精準靶向施策,根據貧困地區實際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扶貧保險業務。
其次,要把脫貧和防貧相結合。提高脫貧質量,就是要防止和減少脫貧后的再次返貧。從實際來看,只有消除貧困存量的同時,從源頭控制貧困的增量,才能鞏固提升脫貧的質量,這是2020年實現整體脫貧后更為長遠的一項防貧工作,需要保險業把精準防貧提升到與精準扶貧、脫貧同樣一個高度,著眼最主要的返貧、致貧成因,探索建立“脫貧不返貧”的保障機制,才能真正助力減少相對貧困人口的增量問題。
最后,要把產業扶貧和保障性扶貧相結合。在實際工作開展中,一些基層機構會把扶貧等同于簡單的捐款捐物,把保障型扶貧認為是低保兜底,這種模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造血問題,而產業扶貧才是基本途徑。保險機構要分析不同地方的致貧原因,提高“授人以魚”的本領,因地制宜推動和服務當地優勢產業發展,提升農民穩定增收的能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