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5日21:16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袁婷) 3月5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19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在人民健康與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共同舉辦的“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專場論壇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提出,相對于硬實力的醫療質量來說,醫院改善醫療服務是軟實力的表現,要運用人工智能、互聯網新技術,將北京醫院建成即學術型、智慧型、人文型醫院。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院長 王建業
每年兩會,醫療健康都是熱點話題。看病是群眾關心的話題,也是代表委員牽掛的問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對醫療服務有更高的期待。在“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之外,百姓還要“看得舒心、看得便捷”。
百姓的這些期待都屬于“改善醫療服務”的范疇。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表示,在過去2年中,考察了全國多家醫院,目的是向兄弟醫院學習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方面的先進經驗。
相對于硬實力的醫療質量來說,醫院服務是軟實力的表現。北京醫院在2017年提出來建立三型醫院,即學術型、智慧型、人文型醫院。學術型醫院針對醫療技術水平和科研水平而言;智慧型醫院有三項內涵,第一是方便患者,第二是方便醫務人員工作,如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第三是方便內部管理;人文型醫院包括兩項內涵:一是對于醫院內部的員工進行人性化管理,二是針對患者感受方面,醫院提供人性化服務,讓患者有良好的就醫感受。
王建業舉例說:“比如說預約,北京醫院現在可以做到患者預約大型檢查的時間精確到半個小時以內,如CT、核磁等檢查可以一次性預約。”
負責在京部委的醫療服務也是北京醫院的特點之一。針對這一點,北京醫院將服務從“外”延伸到“內”。通過和部委醫務室“打通”,通過互聯網醫療,北京醫院將醫療服務延伸開來。他說,有了互聯網醫療,就醫人員可以在醫務室做心電圖檢查,將檢查結果實時傳送到北京醫院的心電向量中心;有了互聯網醫療,就醫人員不必聚集在北京醫院門診大廳,花費大量時間等待,而節省出寶貴的工作時間。
2018年,國家衛健委啟動了新一輪“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要求利用3年的時間使診療更加安全、就醫更加便利、溝通更加有效、體驗更加舒適。
王建業表示,北京醫院也將實施更多改善醫療服務的計劃,將醫院的人性化服務與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結合,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