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醫療圈那些事兒——
改善醫療環境 醫師節和家庭醫生都來了
2018年,國家在讓患者少跑腿,數據多服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的便利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落實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盡可能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作為提供醫療服務工作的主體,醫生自然成為關注對象。2017年11月,國務院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2018年8月19日,我們的白衣天使迎來了自己的職業節日——首個“中國醫師節”。
對于醫生來說,醫師節是個好消息,對于老百姓來說,好消息更多。
首先是家庭醫生服務將更加規范。2018年3月,國家衛健委下發通知,要求規范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居民可以自愿選擇家庭醫生團隊簽訂服務協議。老年人、孕產婦、兒童、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群體是享受家庭醫生健康管理服務的重點人群。
接下來,如果想免去醫院排隊掛號的麻煩,百姓也可以考慮利用互聯網提升就醫便利性。除了家庭醫生,“互聯網+醫療健康”也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互聯網+醫療”工作,李克強總理強調,要發展“互聯網+醫療”,讓群眾在家門口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2018年7月,為進一步規范互聯網診療行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三個文件,規范了3類“互聯網+醫療服務”:遠程醫療,互聯網診療活動,互聯網醫院。
為了進一步緩解醫患矛盾,《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于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此條例對于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今后,百姓就醫渠道將更加多樣化。從掛號問診,到住院醫療,再到后續保障,無論哪一個環節,患者的都將獲得更好的就醫體驗。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