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防風飲祛風濕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江海濤
風濕性關節炎是西醫的概念,而有意思的是它里面包含了典型的中醫術語“風濕”。中醫認為,風濕的病因為人體感受到外界的風寒濕熱等邪氣,機體的正氣受其“進攻”,故肌肉或關節出現酸楚、紅腫、疼痛等癥狀。因為有皮膚的保護,“風”和“濕”按理是不會鉆入人體的,但機體感受到外界的變化時,自身的狀態也會發生變化,如外界潮濕會導致氣血運行變遲緩,給人的感覺就像機體內部也受了潮。因此,中醫治療的目的是把風濕等邪氣驅逐出去,其實就是使正氣恢復正常運行。
推薦一個祛風濕的方子:取生薏仁30克、防風10克,入水同煎,去渣取汁,每日1~2次,連服一周左右。
方中,薏仁性涼,味甘淡,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利濕、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是治療感受濕邪常用的藥物。早在漢代的《金匱要略》中,就有“麻杏苡甘湯”使用了薏仁利濕,記載“病者一身盡痛,日哺所劇者,名風濕……可與麻杏苡甘湯”。薏仁還是四妙丸的成分之一,該方由蒼術、黃柏、牛膝、薏仁組成,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風濕性關節炎是“風”和“濕”組合起來進攻人體的,薏仁只是解決了“濕”的問題,“風”則要靠防風來驅散。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常用于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等證。在中藥學中,防風屬于風藥的范疇,其特點是善于驅散風邪。然而這類藥也有弊端,即一般都過于溫燥,長期服用會傷人體陰血,而防風相對來說燥性不是特別強烈,被稱為“風藥中之潤劑”。這樣二味配合起來,一個利濕一個祛風,且沒有燥烈傷陰的弊端,因此是一個比較平穩的方子,適合風濕患者調理。建議使用前咨詢醫師。▲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