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秉文:加大社會辦醫力度,為公立醫院改革尋求新思路
(健康時報融媒體報道平臺記者 毛圓圓)“中國醫療改革的關鍵是公立醫院,但在目前的條件和大環境下,公立醫院存在的矛盾問題難以在內在機制上徹底解決,所以,不妨,一方面在公立醫院改革方面尋找突破口,另一方面,加大社會辦醫力度,營造公立醫院的外部競爭環境,以時間換取機制!闭劶爸袊t療改革難題,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演講
大格局、大融合。2019年1月8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健康時報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健康中國論壇(2018年度)在北京舉行。
8年時間,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補助增1675億
從2009年新醫改至今已經有10年,在這十年里,中國醫療界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例如三醫聯動、家庭醫生、分級診療、取消加成、醫生自由執業、支付方式、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帶量采購等。同時,也存在有很多問題,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依然存在,獲得感、幸福感不明顯。
究其原因,這與新醫改以來公立醫院“建設靠國家、運行靠服務”的內在機制密切相關。公立醫院“收不抵支”是常態,只能“以藥養醫”;取消醫藥加成之后,醫院收入來源從從“服務收費、醫藥加成、政府補助”三項轉為“服務收費、政府補助”兩項,所以政府補助大幅增加。
2009年~2017年,各級財政對公立醫院的補助從703億增長到2378億,年均增幅16%,占公立醫院總收入10%;2017年加上醫療保險支出1萬億(總計14422億),占公立醫院醫療收入的65%。
鄭秉文表示,簡單加大投入并不能徹底解決公立醫院的經營機制與激勵機制之間的矛盾、國家的父愛主義與獨立的核算機制問題,也就是解決不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與經營性的矛盾問題。
加大社會辦醫力度,為公立醫院改革支招
在目前的條件和大環境下,公立醫院出現的上述問題難以在內在機制上徹底解決,所以,在尋找公立醫院改革突破口之時,也應加大社會辦醫力度,大力發展社會辦醫的趨勢。
“全國絕大部分診所、90%以上的婦產醫院、顧客醫院、眼科醫院、70%以上的口腔醫院,是社會辦醫”,鄭秉文說,“不過,民營醫院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缺乏人才、不夠重視、監管自律須加強等。”
大力發展社會辦醫,需要鼓勵醫生自由執業、自由流動、社會兼職,這是解決民營醫院缺乏人才的關鍵;放寬準入門檻,包括審批門檻、土地用房、稅收優惠、醫保定點,鼓勵社會辦醫;鼓勵優質民營醫院擴容下延的扶持力度,支持擴地區辦醫,向基層延伸分支機構,鼓勵品牌化發展;加強綜合監管力度,凈化行業發展環境,加強行業自律。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