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大力改善就醫環境新體驗
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創辦于1958年,位于江西南部城市--贛州,是省直省管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現有黃金、章貢兩大院區。目前,兩院區編制床位3000張,2018年1-8月,出院人數6.4萬,門診人數72.2萬,住院手術2.72萬。黃金院區 2017年12月啟用,建有直升機標準停機坪,目前是全市120急救直升機唯一固定起降點。醫院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000余人,高級職稱人員430余人,博士及博士后近50人,碩士700余人。
2017年11月份,我院成立了新一屆院領導班子集體,開展“學習、交流、借鑒、趕超”大行動,學習借鑒他院先進典型經驗,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實施8個月來,成效顯著,現將工作介紹如下。
出重拳下猛藥,大力推動機關工作作風大轉變
召開“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推進會,狠抓機關工作作風。從領導做起,以上率下,逐層落實,形成體系。牢牢樹立“以患者為中心,以員工為核心”的服務理念。強化“三個層次”工作要求:轉變思想,工作抓實抓細;提高站位,團隊主動作為;科學創新,工作全面提升。
創新“監管制度”,對機關科室工作作風滿意度考核。臨床醫技科室每月對機關職能部門進行工作作風滿意度測評,結果直接與績效掛鉤。倒逼機關主動服務,主動作為。每月對調查結果進行排名公布,排名前三位的科室給予提高20%獎勵性績效獎勵,對排名后三位的科室降低20%獎勵性績效的處罰。每月評出管理服務明星5名,放置“大頭照片”全院微信推送,院務欄公榜。
建立多個干部工作微信群,“問題隨手拍”“一次辦結”。利用微信實時辦理事務,實時監督,實時接受全院領導、科室干部的監管,另有監管部門每周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導和考核。
發起“學習、交流、借鑒、趕超”大行動大力倡導學習之風
建立院內干部學習機制,建立學習型管理團隊。打造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科室、學習型醫院。規定每周周一上午院領導碰頭會前30-60分鐘,為院領導班子、職能科室負責人集體學習時間,外請專家或本院機關科室負責人授課,學習管理知識、現代管理制度,著力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規定每周一下午全院科室干部聯系會前60分鐘,為全院科室干部集體學習時間。學習管理要求,管理經驗及外院先進典型作法。舉辦全院干部學習專題培訓班,全院240余名干部全脫產培訓;開展學術周、博士餐敘活動等。
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加強學習、交流,打開工作視野。請進國內知名管理專家、管理團隊進行講學。送出醫院管理干部外出學習,借鑒經驗,提升能力和本領。今年組織全院200余名科室干部分12批次到南京、杭州、北京等國內知名的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南京鼓樓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等及省內樣板醫院萍鄉市人民醫院實地參觀學習,借鑒先進典型經驗做法。
開展“科學謀劃,創新發展”活動。動員醫院職工出謀劃策,征集管理金點子,搶占先機、爭得主動、引領潮流,對作出突出事跡人員重點宣傳及獎勵,并與院領導合影。
整治院容院貌,大力改善就醫環境體驗
進行環境整治。開展“臟、亂、差”現象“隨手拍”、“問題舉報獎勵”等活動,及時解決問題;重新設置醒目就診標識路徑,清晰醒目,引導病人就醫;門診大廳擺放鋼琴(系贛州市域內首家醫療單位),志愿者演奏優雅音樂。改造衛生間,設置掛鉤、扶手及緊急呼叫裝置等。
優化診室布局。推行“一醫一患一診室”,保護患者隱私;改造采血室,增大一倍,實行自動叫號,縮短采血患者等候時間;設置母嬰室,配備了舒適哺乳沙發、帶安全扣的尿布臺、嬰兒床、屏風,設有冷熱飲用水,設有牛奶加熱設備。
增加多種便民設施。完善自助預約、掛號、查詢等服務,免費WIFI全覆蓋、提供飲水、應急電話、共享雨傘、共享輪椅、共享充電寶等便民設施。增加候診椅、完善電視及叫號系統等。
建設“一站式住院服務中心”。實現統一辦理入、出院結算,統一調配全院床位、統一預約檢查檢驗,統一提供出院帶藥服務,統一組織出院患者回訪等五個統一及超聲檢查、心電圖、采血等三項延伸服務功能的整合。
實行病區探視制度、門禁管理。
優化服務模式,大力改善就醫等待體驗
著力推進“互聯網+醫院”信息化建設。推行微信、網絡預約掛號以及自助機掛號等多種預約診療模式,實現就診及輔助檢查分時段預約,時間精確到30分鐘。開通微信、支付寶及銀行卡等多種支付方式,實現檢驗、檢查報告結果微信實時推送,自助打印。
在省內率先推出一站式病區辦理入院手續,實現辦理入院“零等候”。
實現出入院窗口一體化管理,取消憑預繳金辦理出院結算模式,完成結算窗口一站式的服務,將出院窗口、入院窗口合二為一,有效縮短了患者的等候時間。
出院結算進病房,將收費結算工作服務前移,實行“床邊結算”。實行病人“無理由退費”。
統一預約檢驗檢查。全面實現放射、CT/MRI、超聲、胃腸鏡、內窺鏡及心電圖等輔助檢查的統一預約服務,方便患者完成各項輔助檢查。
規范醫技科室服務時效。當天適宜檢驗檢查的患者,當天完成檢驗檢查并出具檢查報告,縮短患者等候時間。
實行藥房“送藥到科”,輸血科“送血到科”。秉承“后勤為臨床,臨床為患者”理念,內部流程再造。
規范診療行為,大力改善就醫診療體驗
根據醫改要求,開展“限藥、限耗、控費”專項整治活動,規范診療行為。理出縮短平均住院日的堵點,采取大力度激勵措施,確保檢查結果報告及時出具;加強合理用藥監管,運用處方負面清單管理、處方點評、臨床醫師合理用藥年度記分卡考核等形式控制不合理用藥;加強耗材的使用監管;降低住院次均費用。通過專項整治,住院病人數1-8月住院病人64210人,平均住院日由1月份10.6天降到8月份9.7天;藥占比由今年1月36.38%降到 8月份24.55 %;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由今年1月的33.8元降到27.7元;次均費用1月至8月下降了2100元,專項整治工作成效顯著。
落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擴大臨床路徑管理病種,納入臨床路徑管理病種有 種,入徑率由2017年的不足10%提升至近30 %。
推行“日間診療”。根據各臨床科室實際情況,確定“日間診療”病種及“日間手術”類型,嚴格執行“日間手術”臨床管理路徑。對開展“日間診療”的科室在績效分配上給予傾斜,提高了開展“日間診療”工作的積極性。
抓病案DRGS工作,CMI值由0.95躍升1.1,全省排名第四躍升第二。
運用質量管理工具PDCA循環抓質量持續改進。今年參加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全國首屆品管圈大賽5個項目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強化危急重癥病人管理,大力提升危急重癥救治能力
我院系贛州市120急救直升機唯一固定起降點、空中醫療救援基地,在今年“2?20”寧都交通事故救治中,我院救治傷員8名,包括江西首例通過救援直升機轉運的患者。8月22日,醫院的空中救援直升機三次起降,搶救車禍重傷員、接駁稀缺“救命藥”,與時間賽跑,從死神手中“搶人”,8月25日晚,CCTV-13套新聞周刊《小林:等藥來》報道了這一場全城關注、跨國接力營救的感人事跡。
切實關愛員工,大力提升員工歸屬感和滿意度
創導“以員工為核心”工作理念,實施“一把手暖心工程”。全員職工喝上潔凈的飲用水、送上“免費夜宵”、職工“電驢子”充電樁、休憩小站—咖啡吧、工間體育鍛煉、院內便民超市、建設 “書吧”、24小時熱水服務等。建立安靜舒適的手術間歇休息室,職工擁有健身場地及設施(瑜伽室、博士俱樂部等);
加強餐飲保障,滿足職工及病患需求。
開展做有溫度的贛醫人,使用文明用語禮貌問候活動。醫院門口值班保安向出入醫院車輛敬禮問候成為亮麗風景。
表彰先進,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5月中旬舉辦了以“人民至高無上,患者是我親友”為主題的“5?12護士節頒獎”暨大型文藝晚會;5月底舉辦了“棒棒噠附二代”才藝表演晚會,營造了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舉辦了首個醫師節系列活動,評選醫院名醫、優秀(青年)醫生及舉行臨床技能競賽等。
成立巴林特工作小組,舉辦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各種活動,緩解醫務人員心壓力,提升醫務人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成立了12個職工協會,增加職工凝聚力和歸屬感。(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