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拯救心律失常嬰幼兒的路上勇攀高峰
北京華信醫院 心臟小兒團隊是新生兒的希望
2017年12月21日那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夜。一名準媽媽懷孕37周,寶寶胎動、胎心不斷減慢,心率僅40次/分,寶寶必須及時娩出并即刻放置心臟臨時起搏器,否則將會出現生命危險,這種手術目前國內只有北京華信醫院有成功完成的經驗。
當日下午15:18,我院醫務處接到了一通本來普普通通卻又不同尋常的轉診電話,作為北京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朝陽區危重孕產婦及高危新生兒轉運救治中心,這樣的轉診電話幾乎每天都有,但是如此特殊的病歷卻又是第一次。
電話來自北京某三甲醫院,原來這是一例胎兒患有重癥房室傳導阻滯的孕婦,孩子尚在母親腹中便被診斷出先天性心律失常,為了不放棄寶寶,父母多方尋醫,聽說我院曾經成功救治過這樣的孩子,慕名而來。了解了病情,詳細閱讀病摘后,醫務處迅速啟動疑難危重救治流程,請心臟中心小兒科李小梅主任、婦產科陳靜主任及新生兒科王俊怡主任綜合評估孕婦及圍產兒情況,擬定第二天宮內轉診并召開院內危重新生兒救治討論會制定診療方案,擬定手術日期。
然而,15:32,醫務處再次接到緊急電話,通報胎兒胎動、胎心減慢,請求立即轉診!情況緊急,醫務處高岳林主任立即啟動危重新生兒宮內轉運緊急預案,組建了12.21危重新生兒救治小組,同時組建微信聯絡群。副院長張東亞擔任救治小組組長,成員包括婦產科、兒科、心臟中心小兒科、麻醉科、手術室、導管室、心外ICU等8個科室的醫護人員,并通知輸血科、檢驗科、超聲科等科室做好應急救治準備工作。
時間在飛逝,各項工作在快速有效運轉:
16:15,確定救治流程,制定產婦及患兒診療計劃。
16:36,手術室、導管室準備就緒。
16:50,張東亞副院長組織救治小分隊成員召開碰頭會,確定搶救詳細流程及最終救治方案。
17:52,準媽媽緊急轉入我院,婦產科為孕婦做了詳細的檢查后,迅速送入手術室進行剖宮產手術。
19:38,一名女嬰順利娩出,皮膚青紫,僅2800g,心率只有40-50次/分!
兒科醫生立刻采取初步心臟復蘇并植入臍靜脈鞘管,麻醉醫師為寶寶進行經鼻氣管插管,通過暖箱安全轉運至導管室。
20:48,張東亞副院長親自為寶寶實施麻醉。
心臟小兒科主任李小梅教授,開始經臍帶置管為患兒植入心臟臨時起搏器,但由于常規心臟臨時起搏器電極彎型過大,初生兒的小心臟太小,植入失敗。李小梅憑借豐富的經驗,換用十極可調彎標測電極,再次嘗試。
22:06,成功植入右心室臨時起搏電極!
從入院到手術成功4小時14分鐘,在我院多科室強強聯合、齊心協力、無縫銜接下,經臍靜脈置入臨時起搏電極手術成功,并于第二天12月22日晚,為患兒植入永久心臟起搏電極,寶寶獲救了!同時也進一步刷新了國內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最小年齡(生后24 h),為同類患兒救治提供了寶貴的臨床經驗。
手術的成功得益于我院多科室團隊協作救治危重癥患者流程的嚴謹、規范、快速、高效以及精湛的醫療技術,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心臟小兒科李小梅教授團隊對兒童心律失常治療的良好療效,吸引了全國的小兒心律失常患者來本中心就診1000余例/年,將嬰幼兒難治性心律失常治愈率提高至94.6%,病死率為零。將治療延伸至胎兒期,為胎兒期嚴重心律失常提供了救治機會。
李小梅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小兒心律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等。在國內最早應用介入手段對兒童心律失常進行診斷和治療。李小梅教授團隊自1994年在國內率先開展兒童快速性心律失常導管消融術介入治療小兒心律失常,始終處于領先地位,病源遍布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乃至海外地區。其中復雜疑難病例占26%,多是輾轉求醫無門,同行啃不下來的硬骨頭,李小梅教授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在嬰幼兒心律失常領域做出了卓越的成績!
李小梅教授至今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為3000余例患兒實施手術,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同時,在實踐中勇于探索,填補了多項國內外空白和技術創新。李小梅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應用靜脈索他洛爾治療兒童心動過速并首先創立了兒童安全用法用量;率先采用藥物控制聯合導管消融的一站式治療方案治療嬰幼兒持續無休止性心動過速;在國內最先應用冷凍消融治療兒童希氏束旁旁路心動過速,填補了我國冷凍消融治療兒童心律失常的空白;最先采用心耳切除治療起源于心耳的兒童房性心動過速,是射頻消融治療心耳部位房性心動過速的一個補充根治方法;最先采用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永久心臟起搏器治療小兒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替代傳統右室起搏,有效避免或逆轉起搏器綜合征;2017年度還率先開展了兒童惡性心律失常診斷與治療的器械植入工作,為同類疾病的診療進行了積極探索。
李小梅教授作為中國兒童心律失常診療工作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見證了中國兒童心律失常導管消融的發展歷史進程。2017年,李小梅教授主持撰寫了我國首部《中國兒童心律失常導管消融專家共識》(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小兒心律學工作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2017),引領本領域學術發展,規范和推廣中國兒童快速性心律失常導管消融術的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北京華信醫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