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立醫院兒科:以服務為本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青島市市立醫院兒科,利用三甲復審和JCI預評審的契機,修訂和完善了各項制度,完善網上數字化流程,利用快速便捷的網絡,改善兒科患者的醫療服務工作。
為了方便群眾就醫,優化門診服務流程,提升門診服務效率,減少患者等候時間,2018年3月,該院對門診預約診療工作制度進行重新修訂。門診部根據不同專業門診量及預約者要求,與每位醫生確定日號源量,所有號源全部對外公示,并通過電話預約、青島新聞網平臺、醫院網站二維碼、微信公眾號二維碼、自助機進行預約就診,現在來兒科就診的患者大約60%在網上預約,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就醫,同時患者按預約時間前來就診,也節省了患兒父母及小患者等候的時間。
以病人為中心,推廣多科學診療模式
綜合醫院的兒科“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個兒科醫生都有自己的“粉絲”,每個醫生都有自己的亞專業,分別是小兒呼吸(開展小兒電子支氣管鏡技術)、消化(開展小兒胃鏡技術)、神經(開展視頻腦電圖、動態腦電圖、振幅整合腦電圖監測)、新生兒(NICU)、內分泌、兒童保健、免疫和變態反應、早產兒和高危兒隨訪門診,在自己的亞專業領域對患兒精準診療。門診量3年增加了3萬余人次。
在臨床中與產科、呼吸內科、胸外科、藥劑科、影像科等各專業的建立聯合會診,推廣多科學診療模式,提高了診療救治水平。
以危急重診為重點,創新急診急救服務
該科室遵循“以日間服務為切入點,實現急慢分治”,根據加拿大和澳洲相應制度并結合該院實際情況制定兒科預檢分診制度,并進行培訓及演練,使急危重癥患兒得到優先就診,保證醫療安全。
兒科急診預檢分診制度,急診工作制度,急診留觀工作制度、急診綠色通道管理制度、急危重患者搶救制度、危急值管理制度
以醫聯體為載體,提供連續醫療服務
科室建立轉診流程,與多家醫聯體醫院互聯互通進行雙向轉診,使更多的患兒享受到更加便捷、先進精準的醫療服務,獲多方點贊。
以日間服務為切入點,推進實現急慢分治
兒科設有住院總醫生,由高年資主治醫師擔任,負責門急診、新生兒、住院患兒急慢分治。產科有兒科醫生,負責新生嬰兒的日間查房和產房剛出生新生兒的搶救。科室強化醫務人員培訓力度,開展大練兵,所有兒科醫護人員均具有基本和高級生命支持資質,并加強急診分診、重癥監護室等質量管理,配備所有搶救設備及用物,不斷提高對患兒醫療救治能力。
以“一卡通”為目標,實現就診信息互聯互通
2016年,該院成為國內首家“物聯網云醫院”,成為“中國醫師協會智能醫生工程示范基地”。兩年間,該院在率先實現診療“一卡通”的基礎上,電子病歷全面上線,移動醫療、移動護理先行運行,遠程會診中心、心電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等與醫聯體單位互聯互通,微信公眾號開辟報告單查詢功能,一項項新舉措的落地啟用,讓就醫百姓享受到實惠與便捷。預約-掛號-繳費-檢查檢驗-診療-住院-結算的區域性閉環智能醫療平臺,讓就醫患者少跑腿、少排隊,不斷縮短、簡化的就診等候環節,已經成為這所百年老院里的新氣象,這種對智慧醫療的新探索,也大大提升了醫院的工作效率,讓醫患雙雙受益。
以社會新需求為導向,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我科進行早產兒出院后生長發育健康護理管理指導。這項延伸護理服務方案,旨在提高家長的早產兒的護理水平,保證其良好的生長發育,減少并發癥,提高生存質量。并且科室建立了早產兒專病門診的開放:醫護人員共同出診,為病兒進行查體評估、健康指導,解答家長的疑問,以及根據不同發育時期的嬰兒進行智護訓練等康復訓練。現已吸引了較多的病兒群,住院早產兒的復診率80%。此項延伸服務開創青島市的先例,成為早產兒醫學康復的延續和補充受到,使這類群體享受到全方位的優質醫療服務。
以人為服務為媒介,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科室立足“以病人為中心”推出每周一次的專家講堂、等系列服務舉措,專家們精彩的講解,近距離互動交流,更加貼心的解答疑問,讓病兒家屬感受到滿滿溫馨感,醫患關系變得更加溫潤、和諧。患者不滿意投訴率明顯下降,3年內沒有醫療差錯和醫療事故發生。護理不滿意投訴率下降。兒科醫護人員責任感增強。我們醫院的愿景:患者信賴的品質醫院,員工愛戴的溫馨家園。每位醫護人員以醫院為家園,以兒科為房間,把患兒當做家人,精心呵護,傾心服務,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問題,提供溫馨的護理服務,提供精準的診療。科室安全文化好,積極上報不良事件。2018年患者流管理制度,理順了流程,責權分明。(青島市市立醫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