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在公立醫院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在充分挖掘和傳承百年深厚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的基礎上,堅持秉承“發展醫學科技,保障視力健康,服務社會民生”的宗旨,以“干”字當頭,以“提升水平和造福百姓”為目標,以義不容辭的姿態踐行著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為社會展示了一個有內涵、有底蘊,面向未來的醫院形象。
傳承二院精神 贏得群眾信賴
案例一:“北川光明行”傳遞魯川情
5月9日,平靜安詳的北川下起了中雨,霧靄連綿,寒風料峭,本就行人稀少的街道顯得愈發空曠。而在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的病房里,溫馨的一幕正在上演。一位82歲的大娘緊緊握著醫生的手,訴說重見光明的喜悅與感激。大娘姓郭,患有白內障已十多年,因為家庭貧困、年事已高等原因,遲遲沒有手術。就在2018年5月8日,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北川光明行”醫療服務隊的眼科專家來到北川,為她免費實施了白內障手術。當眼科專家為她揭開紗布時,大娘激動地說:“太清楚了,太清楚了,我終于又能看見親人了,太感謝山東濟南的醫生了!”70多歲的五保戶賈大爺是一位孤寡老人,由于行動不便,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濟南市二院“北川光明行”的志愿者親自上門為老人進行眼科檢查,并把老人接到醫院悉心照顧,為他實施了復明手術,讓老人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這一位位洋溢著幸福的笑臉來自“北川光明行”的眾多受益者,而此次志愿公益行動的發起者就是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
2008年5月12日誰也不會忘記,汶川的一場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作為醫療戰線上的一份子,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身先士卒,先后派出三批業務骨干奔赴災區進行傷員救治,全院職工也是紛紛捐款捐物支援前方,“特殊黨費、團費、工會費”匯成涓涓細流,把愛心和力量送達災區,支援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十年的守助相望,在“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際,濟南市二院再次發起“北川光明行”志愿公益行動,在為期7天的志愿公益行動中,醫療服務隊深入北川5個鄉鎮,為1000余名群眾進行了白內障義診篩查,篩查出符合白內障手術指征患者免費實施了復明手術,用醫院的專業優勢為北川人民特別是為北川偏遠地區、貧困地區的老人送去了“光明”,獲得了社會和群眾的廣泛贊譽。
案例二:一句承諾牽起十一年“醫患情緣”
“閨女,真是不好意思,又讓你跑一趟,老給你添麻煩!”“阿姨,跟您說過多少次啦,別這么客氣,不是早就說好來看您的嘛!”說話的是77歲的孤寡老人陳大娘和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眼表疾病科醫生黨惠。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黨惠又像往常一樣來到陳大娘家,一邊與她拉家常,一邊為她做眼部檢查,看著她們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簡直就像一對母女。然而,誰又知道,她們本是陌路人,牽起這段緣分的只是多年前的一通電話和一句承諾,自此開始了兩人之間長達11年的“醫患情緣”。
11年前,黨大夫在“眼博士公益電話門診”值班期間,接到了一個咨詢電話,電話那頭是一位患有眼疾的老人,眼睛不舒服卻因為行動不便、無兒無女而無法到醫院就醫,黨大夫在電話里詳細解答了老人的疑問后,卻又擔心老人的癥狀,堅持挺著6個月的身孕下班后親自到老人家,看望老人的身體。在親自為老人診治后,黨大夫給老人留下了自己的電話,并承諾一定會定期來看望老人。一句承諾,黨惠默默地堅守了十一年。時光如水,歲月如梭,一直牽掛著老人的黨惠用愛心和付出兌現著自己的承諾。當問起黨惠大夫的情況時,陳大娘的眼睛濕潤了,她激動地說:“黨大夫是個好人,更是個好大夫。”
十一年里,黨惠和陳大娘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每逢節日,她們總會記得打個電話慰問一下,電話的兩頭相互牽掛著。有時因為手術或者門診不能第一時間接聽陳大娘的電話,黨惠忙完后總會抓緊給老人打回去,生怕老人因為找不到自己而著急。有一次,黨惠給好幾個病人做手術,中午十二點多才回到辦公室。看到手機上有老人的未接來電,她趕忙給老人回過去,電話一接通她便急切地問:“阿姨,您哪兒不舒服嗎?我上午一直在做手術,沒法接您的電話!崩先寺詭敢獾卣f:“黨大夫,其實我也沒什么事兒,就是想和你說說話了!秉h惠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11年的默默堅守,黨惠做的雖不是驚天動力的大事,然而她卻用自己善良的醫者之心溫暖了一位孤寡老人,讓老人的晚年不那么寂寞。
投身公益事業 傳遞醫者情懷
“北川光明行”和黨惠大夫的醫患故事只是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履行公益使命,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濟南市二院以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民生為上”的職業追求,參與了多項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公益事件!翱拐鹁葹、援非援藏、抗擊非典”等重大突發事件中,有二院人沖鋒在前的身影,“重見光明看奧運”、全運村醫療服務行動中有二院人忙碌的腳步,“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里有二院人揮灑的汗水,“螢火蟲兒童關愛行動”中有二院人溫暖的笑容。醫院還先后為山東省道德模范孟凡愛、孤寡軍烈屬王朝英、“小福娃”福歡實施了免費手術,為貧困學生、社會救助對象捐款捐物,為特困病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等減免各種醫療費用,愛心獻血、浩華眼科救助基金……無不體現著二院人的真誠和付出,被病患親切的稱為“再造光明的人”。 在濟南市二院,更培養了一批批像黨惠這樣的好大夫,他們默默無聞,恪盡職守,甘于奉獻,不計回報,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救死扶傷、扶危濟困的醫者誓言,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眼健康,用仁心仁術構建起和諧的醫患關系。
改善醫療服務亮點工作
規范體系建設 錘煉志愿品牌
近年來,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在服務社會、服務患者的征程中再次重拳出擊,傾力打造了以“全省第一個眼博士公益服務品牌”為代表的志愿公益項目,涵蓋“眼博士公益電話門診”、“眼博士大課堂”、“眼博士眼病咨詢群”、“眼博士直通車”、“眼博士志愿服務隊”5個子項目。該品牌立足“服務民生、奉獻社會”的職能,以“鞏固發展、深入持久、規范管理”為原則,不斷加強和完善志愿者隊伍建設,為廣大市民提供了眼病咨詢、眼科義診、扶危濟困等多種形式的公益實踐,為倡揚健康向上、文明融洽的醫患關系,營造和諧的就醫環境作出貢獻。品牌子項目先后被評為濟南市志愿服務工作優秀項目獎、濟南市優秀志愿服務集體,并被省委宣傳部、組織部、文明辦、團省委等九大部門聯合表彰為“山東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眼博士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06年5月,隊伍通過發揮醫院眼科特色優勢,長期活躍在廠礦、學校、福利院、老年公寓、農村等各處,以保護視力、愛眼護眼為宗旨,為廣大群眾提供愛心義診、健康宣教、專題授課、就診引導、扶危濟困等各項公益服務。
眼博士大課堂:2008年正式開課,各專業領域的眼科專家以公益講座的形式,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為群眾講解眼病防治知識,傳播“防病重于治病”的觀念,受到廣大群眾尤其是老年朋友們的歡迎。
眼博士公益電話門診:成立于2010年,它是山東省第一條眼病公益服務熱線,運行以來共接受咨詢求助電話4萬余次,門診以熱線咨詢的形式為患者提供專業規范的服務,成功搭建起服務患者、關注民生的平臺,贏得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眼博士眼病咨詢群:2011年成立,現已增至2個群,是醫院在新媒體時代下,充分利用新興媒介資源開設的醫患互動新型模式。每天負責接受咨詢的醫務工作者都要完成近百條的咨詢,它的建立不僅很好地滿足了眼病患者通過網絡求醫問藥的現實需求,還能夠早期發現眼病以便于早期干預。
眼博士直通車:2013年投入使用,是以眼科義診車為載體,定期組織醫務工作者攜帶便捷式的檢查儀器到社區、學校、農村等開展義診活動,深受群眾好評。
“眼博士公益服務品牌”以長效機制建設為抓手,出臺了一系列科學的管理制度和辦法,不斷健全組織網絡,規范隊伍管理,建立活動制度。各子項目獨立管理,本著“不斷充實內涵,延伸外延”的原則,及時做好項目的持續改進工作,扎實推進該品牌的建設。
一是實施規范化管理。以此作為強化該品牌項目化設置、社會化運作的支撐。設立了品牌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項目檔案和志愿者檔案,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編制“眼博士公益電話門診”工作手冊、“電話門診”名片等。加強對活動的效果評價,及時對群眾的需求做出反饋,組織開展針對性的活動,增強活動影響力。
二是實施多元化設置。以此作為豐富該品牌項目化設置、社會化運作的內涵。以各子項目為載體,系統規劃一段時期、一定區域的服務內容。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牽線搭橋作用,實現了活動供需雙方的直接聯系,明確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成效。
三是實施品牌化培育。以此作為夯實該品牌項目化設置、社會化運作的基礎。將重點活動與社會熱點結合,凝聚公益服務力量,服務社會需求,加大宣傳力度,形成積極的品牌效應。同時,通過平臺培育、樹立、宣傳先進典型,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為營造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做出了積極探索和努力。
與此同時,醫院還依托該品牌,不斷加強和完善各志愿者隊伍建設,推出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志愿項目,如“眼博士啟明行動”、“泉城愛眼總動員”、“螢火蟲兒童關愛行動”、“大愛之光公益行動”、“護瞳行動”等,醫院廣大志愿者們在規范的制度管理下,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項目,用愛心擦亮了“心靈之窗”,讓志愿精神在播撒光明的道路上綻放出燦爛之花!
(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