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專場
焦雅輝:創新醫療服務模式 提高患者就醫可及性和滿意度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高奕楠)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人民健康聯合多家機構共同舉辦“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專場論壇,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首個三年“改善醫療服務計劃”期滿,通過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提升服務質量,加速推進資源下沉,持續改善醫療服務等方面的努力,患者就醫更加便捷、舒心,可及性和滿意度都在提高。
焦雅輝表示,通過醫療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在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升醫療質量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現在,患者在很多醫院就診時,只需攜帶一部手機即可完成掛號、就診、繳費、結果查詢等,真正體會到了智慧醫療帶來的便利。
自2015年我國啟動第一個三年的“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手段優化服務流程,使一直以來“三長一短”(就醫候診時間長、交費時間長、取藥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的就醫老大難問題得到了緩解。焦雅輝稱,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有效減少了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醫院內重復排隊、門診全程候診時間和平均住院日。
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為抓手,全國三級醫院努力推行日間手術、日間診療服務,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有效縮短了患者等待住院和手術時間。焦雅輝指出,日間醫療服務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目前,全國已經有一半以上的三級醫院開展了日間手術,手術量占擇期手術的比例提高至12.8%,1340家醫療機構設置了日間病房。8400余家二級以上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增長近40%。全部三級醫院和80%以上的二級醫院均已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很多城市醫院實現同級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2017年5月,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了1990年至2015年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服務可及性和質量指數”,中國進步幅度位居全球第3位。隨著改革的推進,以及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未來醫療服務體系的組織模式將形成緊密的醫聯體。
“在醫聯體之內,通過大醫院管理的下沉、技術的下沉、基層能力的提升、遠程醫療技術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比例,更好地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有效降低醫療負擔。”焦雅輝表示。
焦雅輝介紹,據實時在線滿意度調查的587萬份有效問卷數據顯示,我國三級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的總體滿意度達到90.7分和93.9分;對互聯網上2883萬條醫療服務相關信息分析顯示,網民對醫療服務的整體感受是正面的,充分反映出這三年來改善醫療服務取得的積極成效。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