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感謝信 情牽醫與患
哈醫大腫瘤醫院 白雪佼
在現如今這個網絡時代,紙質信件似乎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近日,哈醫大腫瘤醫院卻收到這樣一封感謝信。寫這封感謝信的人是內三科患者姜大爺的女兒,她將質樸真誠的感謝濃縮在筆尖紙端,成為醫院優質服務的見證。俗話說:百姓心中有桿秤,醫院好不好,服務優不優,患者最清楚。翻開感謝信,信中折射出了哈醫大腫瘤醫院內三科宋英醫生優質的服務。
59歲的姜大爺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老病號”。30年前,姜大爺查出患了乙型肝炎,5年前,又診斷出肝硬化,3年前,又出現上消化道出血,進行了鈦金食管置入治療并切除了脾,但病情仍未見好轉。2013年5月,姜大爺在家人的陪伴下,慕名來到哈醫大腫瘤醫院內三科,經過詳細檢查,姜大爺肝功異常,有肝癌和腹腔轉移瘤的可能。宋醫生給予糾正肝功,對癥治療。“第一次見到宋醫生,她那一直掛在嘴邊的親切微笑,讓我的心里少了一絲壓力,宋醫生的微笑讓我很溫暖。”姜大爺的女兒這樣對記者說。
稱呼親切 盡顯溫情
走進哈醫大腫瘤醫院內三科的病房,一提起宋醫生,大家都贊不絕口。“宋英醫生對我們患者的稱呼讓人溫暖。”、“從來都沒聽到過哪位醫生稱呼年長的患者為“姜叔”、“王姨”的,這種鄰里、朋友間的稱呼在醫生與我們患者之間是很少見的。”大家都爭相訴說著心底對宋醫生的稱贊。
回憶起父親住院的這些日子,姜大爺的女兒感慨萬千,她說,父親時常念叨“宋醫生一口一個‘姜叔’叫著”,父親住院頭兩天我在出差,沒聽到這樣稱呼,說實話,我還真有些驚訝,心想醫生能這樣稱呼患者?以往我接觸的醫生、護士都是對患者直呼其名,無論患者年齡大小。后來我發現,宋醫生稱呼一位年長的阿姨“王姨”,稱呼我父親“姜叔”的時候我真的感動了!”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稱呼,但卻滲透著醫生對病人的尊重,這春風化雨般的稱呼足以讓“腫瘤醫院”變得溫情。這樣的稱呼叫出口不難,可是能想到不易。哪位醫生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還去琢磨對患者的稱呼呢?其實,這就是源于和善的內心品質,用“心”在做醫生!如果所有的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稱呼都這般親切,那醫院就是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了。
敬業精神 堪稱典范
“宋醫生的電話號碼會告訴我們患者,”姜大爺的女兒對記者說,“宋醫生會微笑著告訴我們,‘我的電話24小時開機,我要是沒接電話就是在開車,有什么事情給我打電話。’”姜大爺的女兒說,有這樣的好醫生,真是我們患者的福氣。
姜大爺入院第五天,身體感覺舒服多了,就貪吃了些。到了晚上10點,嘔吐得厲害,而且消化道出血,水米不進,坐臥不安,值班醫生隨即為姜大爺作了緊急處理,癥狀緩解了一些。第二天,恰巧是周日,就在姜大爺的女兒猶豫要不要給宋醫生打電話的時候。宋醫生出現在了病房,這可是早上8點啊!本可以在家休息的宋醫生因為惦記著病人,放棄了休息時間,在病區忙活了整整一天。在宋醫生的精心調治下,中午過后,姜大爺嘔吐、不適的癥狀消失了,也能說出話來了。晚上9點多的時候,宋醫生還特地從家中趕過來看姜大爺的情況,姜大爺家中的親屬見狀也忍不住夸贊宋醫生。
姜大爺這時才說:“昨天晚上我都想跳樓了,太難受了,活不起了!后來我一想,人家大夫這么精心地給治著,我要是跳樓了對大夫有影響。”姜大爺的女兒告訴記者,剛聽到這話的時候,心情挺復雜的,父親是個很堅強的人,在5年前他消化道大出血9斤的時候,都沒想到跳樓,這次他真的是承受不住病痛的折磨了。當天晚上我把他身邊的水果刀都偷偷地藏了起來,因為我看到他痛苦的樣子,想到了他會有求死的想法。可是,我萬萬沒想到,父親活下來的力量竟然是不給宋醫生添麻煩!在我的心中,他活下來的勇氣應該是我和媽媽呀!
一個好醫生的作用,不僅是治病,更要療心!有這樣讓患者信任的醫生,何愁醫患關系不和諧!這樣敬業的醫生更是堪稱典范。宋英醫生的敬業、親切、細心和高尚的醫德都讓患者感到溫暖,她已經把人文關懷推向極致,更用自己的方式為“醫者父母心”錦上添花并賦予新的時代特色!
細節是最打動人的,宋英醫生正是在醫治患者病痛的時候,把動人的細節做到了完美!故事還在發生,真情還在延續。真心希望我們的身邊有更多的“宋英式”的好醫生,“宋英式”對病人的稱呼,“宋英式”的親切……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