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片誤用或致中毒死亡
甲氨蝶呤作為一種葉酸還原酶抑制劑,臨床主要用于腫瘤和免疫疾病治療。近年國外藥品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消息,提醒甲氨蝶呤片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時因錯誤改變給藥頻率發生中毒,甚至死亡的情況。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庫和相關文獻分析情況顯示,我國也有因患者錯誤使用甲氨蝶呤片導致中毒的病例發生。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第75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示關注甲氨蝶呤片的誤用風險。
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檢索到甲氨蝶呤片病例報告1249例,其中1例報告不良反應名稱為“藥物用量錯誤”,為1名風濕病患者誤將甲氨蝶呤片每日服用共5天(正確用法應為每周1次,1次7.5mg),導致出現粒細胞缺乏、血小板減少等中毒表現,患者最終死亡。
檢索中國知網、萬方醫學網文獻數據庫,涉及多篇關于患者錯誤服用甲氨蝶呤片導致中毒的文獻報道,中毒表現包括口腔潰瘍、消化道出血、發熱、皮膚損害、骨髓抑制、肝臟損害等。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天旺介紹,甲氨蝶呤原來用于腫瘤治療,目前國際通用將之用于類風濕治療的基礎治療。單純的甲氨蝶呤一般不足以控制病情,臨床大多用聯合治療。“由于用的劑量比較小,副作用雖然要警惕但一般不會太大。”李天旺主任指出,對于風濕科醫生來說,甲氨蝶呤還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藥物,目前其江湖地位還無法被取代。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銀屑病專家盧傳堅教授介紹,甲氨喋呤是重度銀屑病三大傳統系統治療藥物之一,在臨床已經使用多年。它的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作用和肝毒性,因而建議剛開始使用時要嚴密監測血細胞和肝功能。從目前各國指南的推薦情況,甲氨蝶呤是治療銀屑病推薦的首選系統用藥之一。雖然甲氨蝶呤本身有肝毒性,但由于其用于治療銀屑病時劑量較小,一般僅僅是治療腫瘤劑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毒副作用相對較小,加上其經濟實用、療效確切等原因,在現階段仍廣泛應用于銀屑病的治療中,只要密切監測血象和肝功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是比較安全的。“服用這類藥物時一定要遵醫囑,不可擅自停藥或加量、減量,一定要在醫生的建議劑量下面使用。”
總局也指出,從目前評價看,正確使用甲氨蝶呤片,治療獲益大于風險。但鑒于國內外均有甲氨蝶呤片用藥劑量或頻率錯誤而誤用中毒的案例,建議醫師和藥師充分認識并重視該產品可能出現的患者使用錯誤問題,對需要長期服用甲氨蝶呤片的患者應做好用藥指導,向患者及家屬明確并強調本品正確的用藥方法。使用甲氨蝶呤片的患者應認真閱讀說明書,嚴格按照醫生處方中的用法用量服用甲氨蝶呤片,不可自行改變。同時建議患者遵醫囑使用,不可擅自停藥,以免耽誤疾病的治療。(記者 嚴慧芳 實習生 劉映彤)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