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10省(市)百名呼吸專家將進行大型科普宣教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趙敬菡)5月2日是第19個世界哮喘日,為提高公眾對哮喘的認識,幫助患者有效控制哮喘,當天,全國百名三甲醫院呼吸科專家將分別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山西、四川和湖北10個省(市)帶來一場以哮喘為主題的大型宣傳教育活動,呼吁全民“凝心聚力,共抗哮喘”。
活動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和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阿斯利康中國公益支持,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攜手10省(市)疾控、健康教育機構及多家知名三甲醫院聯合舉行。將邀請專家現場為患者提供面對面健康科普咨詢,發布兒童及成人哮喘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并邀請權威專家進行詳細解讀,隨后還會開展哮喘科普讀物發放、簡易肺功能檢查及哮喘知識宣教等一系列豐富的活動。
據北京世紀壇醫院專家介紹,哮喘主要由遺傳因素或過敏原、冷空氣、呼吸道病毒感染等環境因素引起,患者多自幼發病,兒童哮喘需及早進行長期規范治療,一般至少治療3個月后再行評估,貽誤治療時機將影響生長發育,對患兒的肺部功能造成損害,并可能演變為成人終身呼吸疾病。
哮喘的最大危害在于其防不勝防,急性發作時器官出現嚴重痙攣,并引發死亡。此外,哮喘還常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極大地影響患者及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
事實上,支氣管哮喘雖然不能“根治”,但是通過規范化的治療可以實現臨床控制。哮喘有效控制包含兩重含義:一是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癥狀時刻保持有效的控制;二是有效預防哮喘急性發作、肺功能下降,降低死亡率。
為實現有效控制哮喘的目標,一定要在正規的醫院專科進行規范治療,堅持長期用藥,并通過哮喘控制評估測試(如ACT)和呼氣峰流速儀等管理工具評估是否達到控制標準,進行規范監測和定期癥狀評估。哮喘急性發作會導致猝死,為了應對急性發作的突發狀況,每個患者都應該隨身攜帶緩解類藥物。只有有效控制哮喘,才能改善生活質量,將哮喘危害降至最小。
當前我國哮喘防治面臨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死亡率高的“兩低一高”局面,亟需提高全社會民眾對哮喘的認識和了解,以及時做好日常的防治措施。
為了引導大眾更科學有效地預防、控制哮喘,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與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多家知名三甲醫院的呼吸專家開發了成人和兒童哮喘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科普手冊和標準課件。世界哮喘日活動當天,相關核心信息將正式發布,并由權威專家進行詳細解讀,系列科普讀物也將發放到大眾手中。活動現場還會開展專家為患者面對面提供科普咨詢、簡易肺功能檢查及哮喘知識宣教等一系列豐富的活動。
北京市活動將于5月2日上午9:00-11:30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住院樓四層禮堂和門診部一層大廳舉行,醫院多位呼吸科和兒科專家將齊聚一堂為大眾提供科普講座和咨詢。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