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名義》聊聊顱腦外傷的救治
圖片來源:電視劇截圖
近期熱播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漢東反貪局局長陳海,在不斷接近幕后真相時,突然遭遇離奇車禍,因顱腦損傷成為植物人,讓觀眾惋惜不已。陳海局長還能醒過來嗎?現實生活中,不幸遭遇顱腦損傷的人又將面臨怎樣的治療和康復之路呢?
4月28日(周五)下午2:30,由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健康時報聯手打造的“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將以《人民的名義》邀請愛行醫創始人、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楊帆進行視頻、圖文直播,為大家揭秘顱腦外傷患者如何通過治療提高存活率;在康復中,患者和親屬又將面臨哪些挑戰,應該如何應對呢?
撇開電視劇情節的真實性,楊帆教授表示,車禍顱腦損傷后何時蘇醒取決于腦損傷的嚴重程度,而腦損傷程度取決于受傷機制、受傷部位、有無嚴重的合并癥、并發癥以及手術是否及時。
作為重要的神經中樞,大腦的損傷意味著一定程度的神經損傷。特定神經損傷將會導致相應功能障礙,例如影響一個人語言、吞咽、肢體運動、記憶與意識等。
專家簡介:
楊帆,愛行醫聯合創始人,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擅長:顱腦創傷、腦腫瘤、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每周三上午
車禍撞到頭,到底會不會失憶?
近些年來,影視劇中特別喜歡用失憶梗,比如車禍失憶、過度悲傷致失憶、選擇性失憶……其中的真實性又有多少呢?
楊帆教授表示,當各種原因的損傷累及記憶相關的神經結構或神經遞質時,的確會出現永久性的記憶障礙,從而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腦外傷的一個常見后果是受傷者的記憶過程出現障礙,即腦外傷后遺癥。在多數情況下這是一種一過性的記憶障礙,比如在腦震蕩后出現的記憶障礙,也有一些病人在外傷后出現了嚴重的長期的記憶障礙。
騎共享單車上路,你戴頭盔了嗎?
幾乎在一夜之間,共享單車遍布城市大街小巷,騎單車也儼然成為城市出行的新風尚。在享受共享單車帶來便利的同時,安全問題也需要關注!
我國《道路調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2條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楊帆表示,騎車時沒有安全保護措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騎行者被機動車撞倒后,往往頭部最先受力,造成顱腦外傷。
大多數輕型顱腦外傷患者無需治療且不留后遺癥,但仍有少數患者可能發生顱內出血,需要及時的治療干預;而比較嚴重的顱腦損傷,有時候是不可治愈的,甚至是致命的。
因此,楊帆教授強調,在滿足年齡條件的前提下,保障騎行者的安全出行,正確佩戴頭盔是關鍵,因為頭盔可以降低85%顱腦損傷風險。
那么重點來了,怎樣向楊帆教授提問呢?
提問方法:
一、下載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進入 “問診”欄目進行提問。
在線問診在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進行!請大家務必下載APP提問。掃描二維碼,或在蘋果市場、各大安卓市場搜索“人民好醫生”即可下載。現在就可提問,提問靠前,醫生優先解答。
二、關注人民健康公眾微信號(微信號:rmwjkpd),右下角點擊健康互動“下載人民好醫生App”,下載后進入客戶端提問。
重要提示:提問盡可能詳盡,如年齡、性別、具體癥狀等寫清楚。診斷證明、照片(隱私圖片將不會顯示,只在后臺給醫生查看)可在“提問框”右下角內添加圖片發送。
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只提供疾病咨詢、就診建議,只作為您的就醫參考,不做具體診斷和開處方!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