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十大醫學進展揭曉 中國智造引人關注
“2016中國十大醫學進展/新聞人物評選活動”日前落下帷幕,本次活動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領域院士、部分醫院院長、大學校長、學會協會領導等組成評審團,評選出了促進醫學科學發展、對全民健康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并在全社會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的年度醫學進展及新聞人物。
與百姓健康密切相關的十大醫學進展
活動發布了“2016十大醫學熱詞”、“2016中國十大醫學進展”、“2016中國十大醫學新聞人物”。其中,中國十大醫學進展與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關。這十項進展包括:埃博拉病毒入侵人體機制被破解、自主創新研發國際首臺磁控膠囊機器人、揭示乳腺癌發生發展的表觀遺傳機制、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的中國模型等。
十大醫學進展中,“中國智造”的醫療機器人項目——精確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入選“2016中國十大醫學進展”,格外引人關注。小小膠囊機器人實現了人類不插管做胃鏡的健康夢想:只要喝一口水,吞服一粒膠囊機器人,就可以輕輕松松做胃鏡檢查,無痛、無創、無麻醉,不用再忍受插管胃鏡的痛苦和恐懼,機器人一次性使用,人體排泄后不再回收,安全衛生。在準確性方面,磁控膠囊胃鏡的檢查準確性和電子胃鏡是完全一致的。
“這正是我們一直向往的舒適化內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上海長海醫院消化科主任、領銜該項目的李兆申教授表示。
“中國智造”安翰膠囊胃鏡機器人項目領銜人李兆申教授(人民網劉倩攝)
李兆申教授參與組織了安翰膠囊胃鏡機器人項目的全部重大臨床工作,其臨床研究結果被美國AGA消化協會高度重視和認可,并在CGH雜志封面發表。這項研究成果在日本國立醫院機構在《日本消化內視鏡學會雜志》上也獲得高度評價:“安翰磁控膠囊內鏡與胃鏡檢查的診斷率相同,以侵襲性來說,安翰磁控膠囊內鏡作為胃病篩查方法具有更重大的意義。”
“舒適化內鏡”讓胃癌無所遁形
什么是舒適化內鏡?中國為什么要普及舒適化內鏡?李兆申教授介紹:中國是胃癌大國,每年新發胃癌68萬,死亡50萬人,死亡人數是世界第一,幾乎每一分鐘都有人因胃癌死亡。遺憾的是,中國的早期胃癌發現率很低,多達90%以上的胃癌患者發現即晚期。對照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的胃鏡篩查機制可以發現,中國胃癌高發的很大原因,是人們不愿意接受胃鏡檢查,而借助安翰磁控膠囊胃鏡進行胃癌篩查,可大幅提高中國早期胃癌發現率!
“舒適化內鏡首先是舒適。讓人們打消對胃鏡的顧慮,敢做、愿意做。”李兆申教授指出,“舒適化內鏡的推廣普及,可以有效推進中國胃癌篩查的普及。”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無痛、無創、無麻醉、一次性使用無交叉感染的特點,改變了老百姓對胃鏡的抗拒,尤其適用于大面積普查。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2030年要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我相信,借助舒適化內鏡,上消化道癌(包括食道癌和胃癌),是完全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的。”李兆申教授對此充滿信心。
安翰消化道云平臺實現分級診療
中國的內鏡醫師資源極為緊缺,每5萬中國人才擁有1名內鏡醫生,在大城市的三甲醫院,預約胃鏡排隊一個月后常事。與此形成對照的是,那些經驗豐富的內鏡醫生,卻在大量從事胃部基礎檢查、胃癌初篩的工作。
“在未來,膠囊胃鏡完全可以承擔起胃病胃癌的初篩,對廣大人群進行初步診斷。”李兆申教授展望。結合云平臺開展智慧醫療,讓人的流動變成數據的流動,讓專家通過互聯網實現全方位覆蓋,幫助缺乏醫療資源的地區開展檢查,使醫療資源配置更為合理,提高醫療效率。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