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來自美國的視頻引爆國內各大視頻網站。視頻中,暢銷書《癌癥:突破常規》的作者蒂姆·博林杰(Tym.Bollinger)在接受專訪時介紹了一個重大發現:吃海參可以治療癌癥。這位專家將海參稱為“癌癥殺手”,其理由是海參不僅能直接殺死癌細胞,還能通過調節免疫系統減輕化療的副作用,可以對癌癥形成“雙面夾擊”。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
一名漁民在青島小港碼頭上售賣當天捕獲的半斤重野生海參。(王海濱/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海參隸屬無脊椎動物中棘皮動物門、海參綱,是重要的食物和藥物。海參種類豐富,現有已知的海參種類在全世界約有1100多種,我國約有500多種,其中全世界已知可食用海參有40多種,我國約有20多種。干海參含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海參多肽、海參多糖、海參皂苷等營養物質及生物活性成分,它是一種高蛋白質、低脂肪、低糖的食物。
近年來,海參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藥理作用是研究的熱點。目前從可食用的幾十種海參中已成功分離并獲得多糖、三萜皂苷、多肽及蛋白質、脂類(包括脂肪酸、神經節苷酯、腦苷脂等)、凝集素、神經肽和糖肽等多種功能性生物活性成分。國內外學者通過研究海參中的多糖、皂苷、多肽等營養成分發現,這些營養成分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其主要的機理大致有以下三種:(1)增強細胞免疫活性;(2)抑制腫瘤細胞;(3)誘導細胞凋亡。
因此,有科學家預言,海參中的這些生物活性成分有可能成為治療當前威脅人類健康主要疾病(如癌癥等)的新型藥物。也就是說,現有的研究也只是表明海參中的多糖、皂苷、多肽等生物活性成分可能具有抗癌作用,而不是說海參這種食物可以治療癌癥。
一切物質的功效或毒性都必須基于一定的劑量來討論,拋開劑量談療效是不可取的。假設海參中的多糖、皂苷、多肽等營養成分確實有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功效,癌癥病人想要通過吃海參獲得有效劑量,那需要吃多少海參呢?以含量占干海參6%的海參多糖為例,一個成年癌癥病人起碼每天要吃1兩干海參,且至少需要堅持吃幾個月才可能有效果。相比目前已被證實具有抗癌作用的香菇多糖(從香菇子實體中提取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質),成年癌癥病人每天大約需要口服40g香菇多糖才有一定的抗癌功效,而干香菇中香菇多糖含量約為25%,也就是說一個成年癌癥病人每天至少需要吃3兩干香菇才有一定的功效,然而海參的價格卻遠遠高于香菇的價格。由此可見,吃香菇防癌抗癌的性價比遠遠高于吃海參,當然前提是患者每天必須吃得下這么多香菇或海參。
關于海參抗癌還有個關鍵的問題:那些用于試驗的生物活性物質是海參的提取物,它們和海參不是一回事兒,海參經過復雜的處理與高溫烹飪后,那些具有抗癌效果的活性物質是否還“活著”,也猶未可知。目前有關海參多糖、皂苷、多肽等物質防癌抗癌的研究仍處于基礎研究階段,大部分實驗主要集中在對體外細胞的研究上,針對動物的研究卻很少,幾乎沒有相關的臨床研究。因此“海參對癌癥具有防治作用”的這一觀點目前并未得到明確的支持,海參與癌癥之間的關系還需要不斷地探索與研究。
迄今為止,癌癥仍然難以治愈,而海參“增強免疫力”“輔助抑制腫瘤”的作用卻被商家夸大用以宣傳。實際上,對于腫瘤病人而言,中西醫綜合治療才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千萬不要拋開藥物單純依賴海參來對付癌癥,更不能把海參當做抗癌的主要力量,將希望全部寄托在這種抗癌“神物”上,海參最多也只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癌癥患者應注意平衡飲食、食療為輔,保證良好的營養狀態,預防并發癥。
作者:同濟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吳萍
“達醫曉護”供稿